“十里画廊,尘土飞扬。”这是过去游客对庐山市50余公里的105国道、环山公路遍布零散石材加工企业对旅游形象造成破坏的戏谑之语。自古以来,庐山市被称为“江南石城”,石材开采有千年历史。10多年前,随着产业发展,形成“百家企业、千万税收、万人就业”的规模,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但在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环境破坏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
2016年,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庐山市委要求环庐山的海会镇、白鹿镇、温泉镇党委立下军令状,向传统工业支柱产业开刀。动员令下达后,3个沿山乡镇党委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带领全体镇村党员干部,在年底前对沿环山532家花岗石加工企业实行关停和拆除,完成了近10万件石雕工艺品和20万立方米荒料搬迁。庐山市投资近两亿元启动沿环山公路和105国道整体提升工程,拆除“两违”建筑176栋、1.2万平方米,拆除各类广告牌、标志牌、企业门牌楼2000余处,并按照全域一体化更新、新建旅游大型广告牌、公路指示牌300余处,一条干净、清爽的旅游公路呈现在游客面前。如今的十里画廊,处处可见有形的或无形的党旗在高高飘扬。
近年来,庐山市委要求各级党组织树立全域“一盘棋”意识,不仅要做好拆、改整治工作,而且要把庐山市建成一个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旅游城市。庐山市的大手笔不仅体现了把庐山打造成“全省龙头、全国示范、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的决心,更体现了“党建+”引领全域旅游的匠心,大美庐山的悠然轮廓渐次清晰起来。
庐山市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环境大改造、大整治、大提升行动,逐步形成了以牯岭区域为核心、环庐山旅游经济圈、沿鄱阳湖旅游经济带的“一核一圈一带”全域旅游新格局。在这张全域旅游版图上,各个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自演绎了“旅游富民”的精彩篇章。
在庐山核心景区的牯岭镇,胜利村过去被称为牯岭镇菜农棚户区。胜利村党支部利用毗邻庐山交通索道上站台的优势,在投资300万元对全村进行环境大整治的基础上,组建民宿协会并成立党支部,给予人才培训、资金扶持等创业帮扶,引导村民发展民宿产业,做起“党建+民宿产业”的文章。在党支部的引领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很多村民念起了致富经。目前,该村已有37家闲置房屋打造成了民宿家庭旅馆,运营最成功的一年可实现纯收入100万元。“‘党建+民宿产业’模式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还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牯岭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户左先说。
环庐山旅游经济圈各乡镇的基层党组织纷纷踩准“党建+全域旅游”的鼓点,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融合,走上乡村旅游富民之路。比如,海会镇山水忆恋茶业合作社党支部以海会云雾小镇建设为契机,打造了一座集茶叶种植、泛舟垂钓、野炊露营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山庄,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现在,全域旅游成为庐山旅游发展的风向标,党组织成了引领风向标的指明灯,党员成了高擎指明灯的引路人。近年来,庐山市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理顺景区管理、规范景点布局的同时,同步建立党组织,让党员在管理服务、项目建设、生态保护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党员示范经营店旅游消费,我们放心、安心。”来自福建省宁德市的何东铭说。截至目前,庐山市共评选了20户“党员示范经营店”,示范带动各类经营业主文明经营、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