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曾在3年前开设石刻专业,邀请包括中国传统雕塑研究院专家委员唐立新等,以培养石刻专业人才,传承安岳石刻工艺。然而,无一人报名,学校不得不取消这一专业。
“年轻人不愿意学,还在做这行的很少,年龄也至少40多岁了。”尽管成功入选5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但安岳石刻传承人石永恩高兴不起来。他担心,再过二十年,安岳石刻工艺会失传。
▲石永恩儿子石光绪家中,摆放着不少他雕刻的作品。
辉煌历史
石刻造像10万余尊,遍布69个乡镇
在安岳广袤的山乡,摩崖石窟遍布全县69个乡镇,石刻造像达10万余尊。这些安岳石刻,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盛于唐、五代和北宋时期,南宋以后走向衰落。如今,安岳石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2000年,安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石刻艺术)”。
▲安岳石刻“紫竹观音”
1947年出生的石永恩正是本县东胜乡人,师从安岳著名石刻艺人石金山,还曾跟随四川省展览馆毛主席头像雕塑班班长陈家云学习。自16岁时进入“打石门”,成为一名石匠,便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
“打石头时,我对安岳各地寺庙中的佛像很感兴趣,觉得这些佛像造像精美、线条流畅、神情丰富多彩,就慢慢着了迷。”石永恩回忆,渐渐迷上安岳石刻后,他常在白天趁着休息时,到附近寺庙里看石像,拿着石头模仿造像。
1992年,石永恩倡导成立安岳石刻艺术总公司,后承担起安岳圆觉洞紫竹观音和卧佛造像的雕塑任务。此后,他带领安岳石刻工艺团队,还雕刻了黄龙溪大佛寺高16米的汉白玉坐佛、蜀南竹海长18米的卧佛造像,贵州狮子桥、成都文殊院、青城山圆通寺等不少地方均有他的石刻作品。“小的作品不算,大件的至少几十处。”石永恩说。
今年5月,石永恩成为安岳石刻工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石永恩正在工作
后继无人
当地曾设石刻专业,无一人报名
在安岳县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安岳石刻工艺艺术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然而却和不少非遗项目一样,面临石刻艺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断代困局。
该负责人介绍,石永恩从事石刻行业后,曾带过近30名徒弟,此外还有一批人从事石刻行业。尽管未统计过具体人数,但从约20年前的5个安岳石刻传承点来看,从业人员至少一两百人。但最近几年,安岳石刻主要靠石永恩一个家族的人支撑,传承人也只剩下石永恩及其大儿子石光绪,其他从事石刻行业的人寥寥无几。
▲石光绪(中)在石刻作坊内,指导工匠雕刻。
“石永恩这个家族的一二十个人,主要靠在外承包工程维持。”该负责人说,而其他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要么已去世,要么改了行。据他分析,安岳石刻之所以后继无人,主要是因为年轻人不愿学和缺乏足够的保护、传承资金。“做石刻需要吃苦耐劳,学的时间也长,一件作品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做出来。所以,年轻人不愿学,在外打工选择更多,挣钱也更容易一些。”
▲石光绪家中,摆放着不少他雕刻的安岳石刻造像。
不止是石永恩和石光绪父子俩感觉祖业难继。安岳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曾在2015年设置石刻专业,打算招收一批学生学习安岳石刻工艺,将这一非遗项目传承下去。然而,尴尬的是,原本预计招收30人,最终却无一人报名。2016年,学校只好取消了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
如何破局?
首先得培养人,可借鉴雕塑专业
石永恩一直有个想法,儿子石光绪带着的一帮人虽然从事安岳石刻,但却在外地办厂,他希望儿子能够回到安岳。“安岳石刻需要回到安岳,我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支持,可以考虑建设一个石刻展览馆。”石永恩说。
在石永恩父子看来,安岳石刻工艺要传承下去,首先得有人愿意学。而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项目保护和传承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我还有一个想法,在60岁左右时将安岳石刻比较知名的佛像都刻下来,比如紫竹观音、卧佛,然后带着到全国各地去展览。目前,我已经刻了二三十个了。”石光绪说。
▲石光绪在作坊内雕刻佛像
“年轻人不愿学,我也觉得很遗憾。”中国传统雕塑研究院专家委员唐立新唐立新说道,安岳石刻工艺首先得培养人,才能谈保护和传承。“现在不少大学尤其是美术学院都有雕塑专业,但雕塑专业学的多是西方雕塑。”
唐立新认为,安岳石刻作为传统手工艺,可以借鉴雕塑专业,先塑后雕,这样也更科学。“此外,安岳石刻虽然在外有一定名气,但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宣传,比如通过办巡回展出的方式,以扩大影响力。”
对此,安岳县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安岳正在做相关规划方案。根据初步方案,下一步,安岳石刻工艺的传承将纳入安岳全县规划,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同时,还将建立石刻文化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安岳石刻工艺开发和合理利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利用进修、讲座、研讨、培训等形式,对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安岳石刻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