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水头借整改之机优化石产业格局
关停百多家“三无”作坊 打造规范集控加工区
118家“三无”石材小作坊一个月内全部关停,66家得到整改,700多家石材企业达标生产。根据省级相关部门的环境整治要求,近期南安市水头镇加快对石材行业的环保督察整改力度,逐一针对整改项目进行细化分解。
企业采用新一代大吸力车间除尘设备
日前,水头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对石材产业的环境整治工作疏堵结合,一方面关停了小作坊,一方面借助商会的力量,建设统一管理的小型集控区,预计年内可以投入生产,以此来满足产业上下游的加工需求及小作坊的生存问题,有效优化区域产业链结构。
疏和堵相结合 优化产业链条
“问题不是包袱,整改才是机遇。”据水头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材行业是水头的支柱产业,根据最新的整改要求,近期他们针对百余家无证经营的石材加工作坊进行关停整治,此举有效地优化产业链结构,更有利于当地石行业的良性发展。
通过调查,水头镇初步排查“三无”加工厂118家,目前已全部关停取缔,拆除面积14000多平方米,今后联合取缔行动将常态化。“前期通过开会动员等方式,让行业认识到整改的必要性,业界也达成全面优化产业的共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水头镇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士说,部分面临关停的无证小作坊主在得知水头商会将牵头设立占地300亩的集控加工区后,十分配合整改工作。
“堵的同时更要疏。”据介绍,被关停的118家石材小企业大多从事石材边角料的小订单加工,也是整个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此,水头镇政府与商会沟通后,着手引入规模企业的资金,共同打造集控加工区,此举深受业界认可。
引入高端设备 升级粉尘整治
粉尘整治关系到整个镇区的整体环境,据介绍,早在2012年水头镇就针对石材行业的粉尘污染进行了集中整治,成立了带有公益性质的利群公司,集中对镇区上千家企业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部分回收物制成了水泥及机砖,部分不可回收的则根据严格规定进行填埋处理。
据了解,水头镇正在进一步规范石粉收集转运工作,指导辖区11个石粉转运场和2家石粉再利用企业,配套抑扬尘、喷淋等设施,增设围墙、盖棚、雨水收集池,至今已完成1家中转站的验收工作,剩余10家中转站和一家石粉再利用企业已完成验收监测,近期将抓紧环保验收工作。
“后端的粉尘问题可以依靠公司来统一整治,前端生产环节上则要加强防尘、抑尘的设备投入。”水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15家石材企业增加了粉尘收集系统,同时4家建陶企业已完善原料堆场的密闭遮盖。利群公司与市政部门也分别对镇中心道路和石粉运输路段进行洒水,抑制道路扬尘。多家企业都添置了喷淋设施及围墙。
“这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粉尘处理设备。”溪石石业的相关负责人说,后期他们经过车间的整治还将进一步加大作业台的吸尘效果,最终实现无粉尘作业。在某大理石加工区里,记者看到,石材加工车间几乎实现了全自动的运转,他们利用洒水抑尘的方式,将作业期间产生的粉尘集中到某个区域进行统一消化。“我们还与南安当地的机械企业进行了沟通,未来将定制统一规格的粉尘运载专用环保车间,进一步减少运输环节中的二次污染。”当地环保部门相关人士说,一系列的整治不但优化了宜商宜居的环境,还有效地升级了产业加工基础,令更多的优势产能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