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民企如何抢抓“中国制造2025”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21  浏览次数:144
核心提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泉州是这一战略唯一的地方试点城市,目前正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编制相关规划。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泉州是这一战略唯一的地方试点城市,目前正委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编制相关规划。泉州民企如何抓住这一发展机会?今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这个问题。

“作为创新主体的广大民企,要坚持把创新作为主导战略和新动力。”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认为,企业一要善于从“中国制造2025”中把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广阔空间,着力突破制造装备提升、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等重点领域。二要成为“泉州制造2025”的主角,把主业放在创新研发上,共同努力重塑新常态下泉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如加快产品转型和制造过程技术创新,而不再看哪有投资机会就“一窝蜂”拥上去想挣快钱。三是全力应对转型升级的挑战,变动中才有机会,企业对过去很多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习惯要反思和改变,通过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寻找属于泉企自身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加速泉州经济的转型升级,作为科技部门,我们将全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强化协同创新,为加快泉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市政协委员、信和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诗榕认为,企业要从“中国制造2025”中看到国家推进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密切关注、研究吃透国家的产业政策,跟着形势走,真正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从而跳出低端同质化竞争,找到发展的广阔“蓝海”。看准方向后,还要下大力气推进技术创新,善于借用外力,采用直接引进和柔性引智等方式招揽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此外,企业还可以主动作为,推动政府出台更有利于本土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比如,当前,国内有能力进入核电、海洋设备等高端涂料市场的,除了外资企业外,仅有包括信和在内的两家国内企业。然而,在参与一些竞争时,国内企业常常遇到‘须有已成功案例’、‘指定使用进口油漆’等不合理、不公平的门槛。‘中国制造2025’对本土制造业的支持,或将带来改观,推动政府制定市场准入的技术标准,以及更加公正的市场政策。”

市人大代表、华辉石业董事长王清安认为,要与“中国制造2025”同拍共振,“泉州制造2025”为泉州现有九大产业指明了转型具体方向,对企业是很好的点拨,企业要善于对号入座,寻找升级路径和商机。比如,对石材业而言,重在走出传统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加工过程的绿色化水平,采用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等。泉州成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地方试点城市,将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新资源和发展机遇,比如公共创新平台、高端科研机构,企业要善加利用。此外,要抓住中国制造的转型机遇,尤其需要创新人才的支撑,南安多家石材企业已经在行动,设立石材培训基地,培养行业所需的设计、加工等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