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产业发展迅猛
石材产业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之一,发展十分迅猛。自1990年以来,全球石材生产量和贸易额每年分别以7.3%和9.2%的速度增长,整个行业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专家预测,今年全球石材产业年产值将突破3000亿美元。
巨大的消费市场加之发达国家石材制造业的转移,许多石材跨国公司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或者经营石材。面对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继续蔓延,中国市场却增长迅猛,不少业内专家认为,世界石材生产、贸易的中心已从传统的欧洲地区转移到中国,中国石材市场正取代欧洲,领跑全球。
海南石材资源储量丰富,点多、面广、储量大。据预测,海南石材矿产资源储量达到上百亿立方米,发展前景广阔,被誉为“石材宝库”,一年开采量约45万立方左右。
近年来,海南石材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石材开采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品牌档次也在稳步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批准后,海南石材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吸引了更多的石材企业前来海南“淘金”。目前我省有大大小小的石材企业800多家,其中海口占到一半,达到400多家。但是长期以来,这些企业各自为政,重复投资,资源不能共享,严重制约了海南石材开采业的发展。加上人才短缺、工艺落后成发展的短板项目,成为制约海南石材产业发展的瓶颈。
岛内企业抱团发展
“海南水运十分方便。目前,全国只有广东、福建各有1个大规模的集散地,而海南岛具备得天独厚的航运优势,价格便宜,又具有原料进口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比广东、福建更具优势的全国石材集散地。”省石材开采工艺协会秘书长阮绍根说,随着石材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成立协会,抱团取暖,成为主要趋势之一。近年来发展火热的海南房地产市场,带动了海南石材开采工艺业的发展。然而尴尬的是,目前海南石材市场年营业额达40亿元,六成被岛外大企业、大供应商瓜分。
省石材开采工艺协会会长吕振明说:“受限于本岛资源,本土建材单一,当前石材市场存在的‘重材轻艺’现象。”近年来,由于石材市场的火热,我省石材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其中不少“学艺不精”的企业的入市,不仅加大了石材的材耗比,而且造成了石材资源的过度消耗。此外,虽然海南有很多矿产资源,但仍然摆脱不了完全靠岛外市场供应的局面。主要问题是,品质不够高档,一些产品星级酒店用不了,只能用于市政人行道和广场马路上。针对这种情况,新成立的石材开采工艺协会将组成联合体,让昔日各自为政的分散的小企业在协会的领导下,组建“航母”团队,集中人脉资源和资金优势,到内地大矿山,集采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不仅量可以自己控制,不受制于人,还能减少成本,增加收入。
省石材开采工艺协会常务副会长聂晓晖说,文昌、万宁、琼海等市县,虽然经济总量赶不上海口、三亚,但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尤其是文昌,具有地域优势,交通发达,资源丰富,又加上是侨乡,民间经济十分活跃。他对市县石材开采工艺业信心满满,认为未来很有发展潜力。
海南石材开采产业未来如何发展?阮绍根建议,必须加快科技兴石的思路,要清楚石材产品绝不只是以体积、规格、尺寸论价差,更要以科技含量所带来的附加值分高下。要通过协会的平台,让产品与产品之间更多地借助于品牌识别,进行差异化竞争。
吕振明认为,鼓励有实力的石材企业到内地、到境外进行矿山开采,建立原料基地,并逐步组建一批上规模的矿山开发集团股份公司,积极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构建原材料供应和配置网络。促进石材业深加工、高效益、低消耗。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细分国内石材业的市场结构,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参与竞争。为打造一流水准的石材大企业、大集团奠定长久根基。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石材市场占有率越高,就越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在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不高、市场同质化问题严重的态势下,占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无疑是吸引消费者最好的良方。石材企业的逆袭战,也将凭借市场的高占有率而获得更多的胜算。不过,盲目的扩张极容易得不偿失。因为一味的扩张,势必会提升消费者的需求量,需求量大但生产水平与运营机制却不能同步提升,只会诞生重量不重质的生产模式,最后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加速被市场淘汰的速度。
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企业适当、理想的扩张则可以视为石材企业的良性发展举措。但如果石材企业在扩张的时候,忽视了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盲目地扩张,最终都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