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湿地上的雕塑“大不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9  浏览次数:776
核心提示:11月15日,毗邻成都蓝顶艺术区的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区正式揭幕,并举办名为“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的首展。
       11月15日,毗邻成都蓝顶艺术区的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区正式揭幕,并举办名为“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的首展。躺在草坪上的树脂花朵、钢管组合成的巨大灯泡、悬挂在树干上的竹器、被钻出圆孔的老屋……将向公众免费开放至2015年5月10日的此次展览,以“生态”为主题,共展出30位艺术家的30件雕塑,其中许多作品的材料和创作手法,大大颠覆了公众对雕塑的认识。

别出“新材”,砖房打洞变雕塑

步入锦江湿地雕塑展示区,沿着碎石铺成的小径行走不远,记者便在路边发现第一件作品的标牌:《白日星光》。然而举目四顾,除了杂草、树林和土坡,现场并无任何“雕塑”的痕迹。“这件作品在树上。”随着作者李苑琛的指引,大家终于在近10米高的树冠上,发现无数块闪烁的光斑,确实有星空的味道。“我在北京收到的现场图就是这几棵树,当时就有种树干撑起夜空的感觉。”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李苑琛说,“我把4000块亚克力板的背面粘在一起,形成镜子一样的反射面,然后用鱼线串起来,借助吊车悬挂在树上。”在充足的风力、光照条件下,《白日星光》将能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记者发现,现场展示的作品较少采用传统的金属、木石,而是以各种司空见惯而又出人意料的材料取而代之。例如,曾令香的《结绳非记事》、王比和娄金的《大老虎》、蔡志杰的《稻草人》3件作品,均用稻草制成。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艺委会主任邓乐的《空屋》,更是直接利用现场废弃的砖房,请施工队凿出上百个直径约30厘米的圆孔完成。“我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打破房屋的六面围合,让有限的建筑空间向无限的自然空间延伸。”

草皮、旧枕木、手推斗车、电子废弃物……作品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邓乐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雕塑家就开始试验新材料、新方法。近10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也在进行探索。”艺术批评家何桂彦表示,当今雕塑艺术越来越多地与装置艺术、景观艺术、大地艺术等发生互动,不断拓展着自身的边界。

呼唤“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存

展览策展人之一、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介绍,此次半数参展雕塑,系他从国内已完成的作品中挑选出来。其余作品,则由另一位策展人、四川美院雕塑系主任焦兴涛组织主要来自川渝地区的艺术家现场创作。

广受称赞的《呼唤》出自四川美院雕塑系研究生张超之手,他将200根竹竿围成圆圈,以水泥浇筑固定在地面上,再用200根不锈钢丝分别连接竹竿内的铃铛,以及“竹圈”中央悬空的混凝土方。一旦微风吹过,或者拨动不锈钢丝,铃铛的声响就会从竹竿上的圆孔传出。“我营造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希望人们能聆听自然的律动。”

展览的“生态”因素,还体现在观念、手法与本地环境的贴近性,以及公众的参与性。曾成钢的《蛙》鼓着圆圆的眼睛和腮帮子,趴在现场的一片湿地中;葛平伟用树枝扎好《船》,停泊在树边的水洼里;张淼用旧枕木、树脂和腐殖土,在小道上铺出《灵魂之路》,让观众从上面走过……

孙振华表示,过去的城市雕塑追求“高大上”的创作理念,往往运用贵重的金属和石材,依靠占领和征服空间来获取关注。“我觉得雕塑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要完成转型,以尽可能低调、有机的方式融入周围的景观,和自然形成融洽、和谐、共生的关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