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石:全国“海选”敲定浮山石
“虽然人民英雄纪念碑早早地奠基,但直到1951年8月1日才动工修建。期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设计,最终确定了纪念碑的位置、形式等。”已94岁高龄,因拆迁现暂住北村社区的王文健老人回忆,自1952年起,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在全国进行了 3个多月的实地调查,经过采样分析,最终确定从青岛浮山开采花岗岩,作为纪念碑的碑心。“当时是我接待从北京来的专家。专家们在浮山考察石料时非常仔细,拿着盛满水的脸盆不停地往样石上泼水,检验石头上是否有裂缝、颜色遇水后是否一致等。”
中国这么大,上等石材有很多,浮山石为什么从“海选”中脱颖而出?“浮山石是优质的花岗石,石英多、云母少、耐风化、石质坚硬、颜色素雅,最符合纪念碑的石材要求……”王文健一口气罗列出浮山石的众多优点。此外,青岛交通便利,也是浮山石被选中的因素之一 。
“当时开采这块石头的地方就是在王家麦岛往东的浮山南麓,现在原址都已经盖上楼了。”王文健说,在2008年他还曾去看过当时的采石场,已是物是人非。
采石:手工挥锤凿出300吨巨石
如今凭借现代化的挖掘和运输工具,要从山上开采一块300吨重的石头并不是难事。但当时采石工艺十分落后,整个料石厂连电都没有,到了晚上只能靠手电筒照亮,于是出现了“百人挥锤凿巨碑”的宏大场面。由于工艺水平有限,当年碑身的打磨,全凭一锤一凿手工操作。
“午山石匠在当时是出了名的,我父亲就是石匠,经常到各地做活。”目前住在北村社区的王文健回忆说,当时料石厂的工人大部分来自午山和朱家洼,他们为纪念碑的建造做出了贡献。采运工作从1953年4月11日动工,到10月16日石料运抵天安门广场工地,历时6个多月,约有7000人投身到这项工程中来。
“采石是技术活,用力重了,容易把石料砸裂,用力轻了,又无法使整块石料从山体上分离出来。”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采用了老技术工人朱培成“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工人们攀到大金顶,选择一大块平整岩体,根据所需尺寸,先在岩石的四周挖上5米多深的槽,使碑石凸现出来,改变过去用炮打的办法,能确保大石料的完整开采。
运石:15公里路“滑”了35天
接下来的难题就是如何把巨石运下山了。“要想把这么大的石头运下山,可不是件容易事,工人们在石料底下安上铁轨和道木,又安上钢丝绳和滑轮,慢慢地将石头下滑到坡下的平地。”王文健说。
巨石运到平地后,采用最古老的办法来运输:先铺设一个移动“铁轨”,以松木作枕木,上面再满满地铺上一层钢管。为保证万无一失,又在钢管上垫上了四根宽约半米的大方木,在其上面再加上一层钢板和一层木板,这个复杂的“宝座”安装完毕后,工人们花了一天的时间用千斤顶把大石料放了上去。
万事齐备后,工人们在铁轨前方用推土机当牵引,拉着轮滑组中的一根钢索前进。每前进一段距离,就要把原来在最后面的枕木移到最前面去。如此循环往复,巨石途经王家麦岛、徐家麦岛、辛家庄、浮山所、湛山、延安三路、走到了辽宁路最后到达大港火车站。王文健至今还对这些场面记忆犹新,当时一天走不到一里地,15公里的路总共走了 35天。途中不光有“拆迁拆房队”开道,还有警察站岗放哨……队伍走到哪里,帐篷就搭到哪里,一行人就这样在路边睡了35个夜晚。
落成:建委会奖励14匹红布
1953年10月13日,运石专列抵达北京。朱德总司令亲自带了一队人在车站打着彩旗、敲着锣鼓迎接他们的到来。工人们又用老办法,花了三天时间把石料运到了天安门广场的纪念碑工地。最后一次加工完成的碑心石,长14.4米,宽2.72米、厚0.6米、重约60吨。
据悉,此后青岛又分两批将138块58.6立方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花岗岩石料运送北京。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5月1日举行揭幕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送给青岛料石厂14匹红布作为特殊奖励。厂里当即将这些布做成了大礼堂用的大帷幕,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纪念百吨大料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