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回访7-21遇堵河道:存大量石材 如遇洪水将再阻(1)_社会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6  浏览次数:154
核心提示:去年“7·21”,作为房山周口店、韩村河等多个乡镇的排洪主渠道,夹括河流域内村庄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今年5月底至6月初,记者回访时发现,大部分河道已完成河道清淤和堤坝修复。但两岸大量的石材加工厂及河床上的石材碎渣,使河道仍存防汛隐患。
                  夹括河道拓宽一倍 仍存“肠阻”隐患
 
        回访7-21遇堵河道:存大量石材 如遇洪水将再阻(1)_社会万象_光明网
  


        临近南韩继村的夹括河河道已初步清理整治,河床上还有大量的石材碎渣。

 
         22临近南韩继村的夹括河河道已初步清理整治,河床上还有大量的石材碎渣。

        石瓦路旁的一条连接夹括河的排水渠已初步清理,但渠道旁仍有建筑。
       1石瓦路旁的一条连接夹括河的排水渠已初步清理,但渠道旁仍有建筑。
 
  去年“7·21”,作为房山周口店、韩村河等多个乡镇的排洪主渠道,夹括河流域内村庄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今年5月底至6月初,记者回访时发现,大部分河道已完成河道清淤和堤坝修复。但两岸大量的石材加工厂及河床上的石材碎渣,使河道仍存防汛隐患。
 
  村民一到下雨就紧张
 
  现在一下雨,王默(化名)就紧张得想找更安全的地方待着。
 
  在房山周口店镇南韩继村经商的他仍记得去年“7·21”那天,洪水带来的震惊与恐惧。
 
  那晚,他店铺前公路上,十多辆汽车被冲走、冲毁,村口的石狮子也被卷走,屋里积水1米多高。洪水退下,一片狼藉。
 
  房山区周口店镇石瓦路,夹括河河道穿路而过。6月1日,干涸的河道内,铺满碎石的河床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白光。
 
  经过整治的夹括河已没了洪灾的痕迹,但河岸两侧,歪斜的路灯,尚未修复的围墙,仍让村民不时想起。
 
  前段时间的一场雨,让王默着实紧张了一阵。落下的雨水在店门外很快积起小水坑,水位半天不见下降,他一度犹豫要不要把店关了。后来他和几个邻居仔细查看,觉得只是排水不畅,又确定雨不会下大才安心。
 
  “心里有了阴影。”王默说。
 
  中旬完成河道清淤
 
  去年“7·21”之后,周口店镇对夹括河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计划,重建或修复周口店镇12座桥梁,清淤31.16万立方米,土方开挖164.94万立方米,沙砾石开挖58.51万立方米,配套建设水文站、巡河路、绿化等其他附属工程。
 
  王默说,水灾后,重建工作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清理垃圾和倒塌损毁的建筑设施、修缮修复房屋、道路,有时还会看到工程人员带着工具四处测量比划,“但感觉进展很慢,也许是我心急,恨不得一下子全整治好,不会再有危险隐患。”
 
  今年3月,不少大型机械开始进驻夹括河河道,机器的轰鸣声越大,王默和村民们的心里愈发踏实。经过施工,杂乱的夹括河河道和两岸堤坝变得平整且宽阔。
 
  “比以前宽了一倍。”王默和附近村民说,洪灾前,夹括河河道不足10米宽,河床极浅,且常堆积着石材废料和生活垃圾。
 
  目前,周口店镇正在实施河道清淤和堤坝修复工程,已清理河道长度1万余米,清淤17万方,河堤护砌8500延米,计划于6月中旬清理完毕。
 
  背景
 
  洪水迅猛 肆虐村庄
 
  2012年7月21日傍晚,短时密集的降雨在夹括河的源头黄山店村形成第一波洪峰,沿着河道顺流而下,到达下游娄子水村。地势低洼、多面环山的娄子水村同时汇聚来自黄院村、泗马沟等地的洪流。巨大洪峰迅猛冲向下游龙宝峪、南韩继、新街、瓦井等村庄。
 
  洪水沿夹括河流域奔腾向下,在韩村河镇尤家坟村处溃堤,沿平原和树林四散冲去,水流穿过镇中主干道岳琉路,继续向南冲向韩村河村的公园。大水受阻于公园的湖堤,来回打转,直到把堤坝冲毁。
 
  在东南章村村口,洪水反灌形成巨大水坑。最终,在这个水坑里捞起了6具尸体。
 
  焦点
 
  沿岸石材厂弃物被指阻塞河道
 
  “河道阻塞导致泄洪不畅。”去年“7·21”之后,夹括河流域镇村政府及受灾村民一致把矛头指向于此,而沿岸近千家石材加工厂被认为是阻塞河道的“罪魁祸首”。
 
  取缔石材厂难执行
 
  不少村民称,石材加工行业产生的废料很多,边角料、打烂的、缺口的都往河道里随意倾倒,即使近些年政府部门加强对石材厂的管理,但这一现象未有多少好转。
 
  2012年7月28日,灾后一周,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抽调4支水利专业抢险队,投入100台大型机械,对房山区夹括河、周口店河等5条河流进行为期10天的紧急清淤工作。
 
  南韩继村村民回忆,当时挖掘机一铲子下去,铲上来的除了洪水冲来的垃圾,剩下的几乎全是石料废渣,挖出的废渣在岸边堆起一座座小山。
 
  一名石材厂经营者称,十多年来,石材加工行业在夹括河流域慢慢发展起来,最近三五年达到顶峰。
 
  5月底至6月初,记者在周口店镇、韩村河镇沿夹括河流域走访时发现,沿岸仍有众多石材加工厂正在生产经营。
 
  “早在两三年前,政府部门就提出限制和取缔石材厂,主要是针对无证和小作坊,但管得不严。”韩村河镇东南章村附近一家石材加工厂老板称,灾后,自家的小石材厂并未收到任何相关通知。
 
  周口店镇瓦井村几家石材厂老板则说,也有不少关门停业的,甚至厂房都转租或拆了。但这些停业的石材厂大多是水灾时受损严重的。对于关停的风声,大多石材厂都在观望之中。
 
  村民要求严管石材厂
 
  王默和附近村民并不满意目前整治的现状,“只能说是初步清理了”,村民们指着河道说,铺在河床上的还有大量的石材碎渣,挖出来的很多碎渣没有运走,而是平铺在河堤上,看着宽阔平整,但如果有洪水再来,都可能被冲下来,依然会阻塞住河道。
 
  村民们理想中的治理是让夹括河至少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王默回忆,那时河床30多米宽,里面干干净净,两岸也极少有建筑。
 
  “石材厂必须要严管。”王默和不少村民认为,“否则夹括河的治理是治标不治本。”
 
  对此,韩村河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肯定会治会管,但需要一个过程。整治涉及的部门多,需要联动,更需要做好善后安置工作。
 
  来自周口店镇的消息称,将加大河道周边巡查力度,吸取“7·21”教训,发现违建及时拆除,确保河道的行洪能力。在河道治理完毕后,周口店镇将加大力度对河道周边进行巡查,对已关闭的石材厂进行严格监管措施,防止已关闭石材厂死灰复燃。
 
  影响行洪堤坝未清理
 
  顺夹括河河道下行,为韩村河村。河道旁,是村里曾筑堤围湖建起的一座公园,“7·21”时,大水受阻于公园的湖堤,来回打转、回灌,直到把堤坝冲毁,水位才逐渐下降。
 
  记者回访时看到,公园旁已经干涸的夹括河河道内,并没有明显的清理整治迹象。去年暴雨前,因公园内施工,河道上一座石桥无法承载渣土车而被拆掉,铺上土石成了路。洪水袭来时,土石路成为影响行洪的一道堤坝。
 
  5月31日,这道被洪水冲垮的堤坝仍然存留在河道中。
 
  公园内正在施工,人工湖已被抽干。“去年暴雨时湖里积了大量的洪水,有四五米深。”施工工人称,抽干湖水是因水太深容易发生意外,与河道整治无关。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石明磊
 
  原标题
 
  夹括河道拓宽一倍 仍存“肠阻”隐患
 
  更改河道、侵占河堤、随意筑坝截水……去年7·21洪灾,南泉河河道被诊断出多处“病灶”。近日,新京报记者再次来到这条老辈人口中的“无量河”,发现南泉河正准备在7·21被冲垮的大坝处,再修建一座新的防洪大坝。房山区水务局一工作人员称,方案经过专家多轮论证。“这只是个临时性措施,要想根治这个问题,下游必须搬迁。”大石窝镇姜姓副镇长称。
 
  背景
 
  南泉河发源于后石门村北的水头村,紧挨云居寺,由北向南穿行后石门村。
 
  数十年间,南泉河水时断时续,河道上被筑起多道设施,河道上游一座在建桥梁工程致河道拥堵;中游农家乐拦坝截水、筑池养鱼;下游人为更改河道、侵占河堤,河道上种树播种。
 
  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当夜,南泉河道上的这些人为设施数次抬高水位,从上游到下游,水坝、河堤顺次崩塌,巨大的冲击力致下游的后石门村陷入绝境,400余户村民受灾。
 
  【下游】
 
  老河道疏通 土方堆岸旁
 
  洪灾近一年后,6月4日,今年入汛的第4天,北京一天内两发暴雨蓝色预警。
 
  晚9时许,房山区多地下起中雨。去年7·21受灾严重的大石窝镇后石门村,广播响起,告知村民如果雨大,住在南泉河河道下游的村民应尽快到上游暂避。
 
  南泉河本是自然泄洪道。1964年,“农业学大寨”那会儿,坚信人定胜天的村民将三四十米宽的南泉河几乎填没,之后,在河道上种树播种。
 
  10多年来,在几近被填平的河滩上,后石门村一些村民建起房屋,打印店、小商店、饭店,红红火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确保栽种在河道里的树木和庄稼不被水冲,在南泉河老河道东侧50米远,村里开挖了一条四五米宽的新河渠。
 
  南泉河桥下,一道两米来高、百余米长的坝体筑起,希望将原本老河道容纳的河水截断,利用水坝将水引向新河渠。
 
  2012年7月21日晚,洪水教训了肆意改变自然之力的人们。
 
  南泉河桥下的拦河坝被洪水冲垮,洪水并未按照人们想象的那样流进新河渠,而是径直奔向南泉河老河道。
 
  紧贴河道的房屋中间是一条村道。村民们拍摄的视频资料里,村道成为汪洋,汽车、电器、柜子打着卷儿向下游翻滚,村民们尖叫着翻上屋顶。
 
  “去年洪水过后第5天,来了大型机器,在河道里挖了一天一夜。”6月1日,80岁的王宏尤说,这是他见到的7·21洪灾后,唯一的一次清淤疏浚。
 
  四五个上了岁数的村民指着河道说,虽经清淤,但南泉河老河道仍未恢复到原有的模样。
 
  洪水前几乎跟岸齐平的河道被挖掘机挖出一条深四五米、宽约10米的河沟,挖掘出的土方堆在岸旁,“再有大水,新挖出来的土还会被冲走。”
 
  与南泉河河道比邻而建的商铺已多半重张。在一家还未重新开业的小商店,一人多高的水痕挂在墙上,清晰可见。
 
  小超市旁是一家小诊所,6月1日上午,10多个看病的村民聚集在这里,谈论的仍是去年的洪灾,“光疏通这条老河道有啥用?上游不整好,一下雨,咱们还得睁着眼等逃命。”
 
  【上游】
 
  橡胶坝加固 仍“控制水量”
 
  后石门村民所说的“上游”,指南泉河桥往西北方向的河道。
 
  洪灾前,多家农家乐在这里筑起半米多高的拦河坝,形成宽阔水域,放上竹筏,供游人玩乐。
 
  去年7·21,多个农家院被淹,洪水冲垮多条拦河坝,裹挟着坝里的囤水,直奔下游后石门村。
 
  6月1日,洪水中被冲垮的拦河坝并未重建。一个农家院已重新开张。沿农家院再往北,云居寺路与周张路交叉口南侧,是一家规模更大的农家院。
 
  老板称,由于南泉河常年水量稀少,为给一桥之隔的云居寺景区添景致,2000年,房山水利部门在此挖坑筑坝,把原本5米左右的河道,开挖成一片面积17亩、可容纳上万立方水的水塘。
 
  这个水塘,成为南泉河上的一个鼓肚儿。
 
  水塘下游,水利部门修筑了一个橡胶坝,以调节水塘内水量。
 
  2012年7月21日,上游洪水突至,当老板还在犹豫是否要打开橡胶坝的阀门泄洪时,洪水已经没过阀门。与此同时,上游冲下的杂物堵在橡胶坝口,水位渐高,最终冲向下游村庄。
 
  6月1日,该农家院里,十来桌客人谈笑着。水塘旁支着遮阳伞,满塘水里,老板又撒进十来万元的鱼,供游人垂钓。
 
  老板并不认可橡胶坝加剧了下游村庄的洪灾,“洪水后,水务部门的人来看了,没说我这有问题。”据他称,洪灾后他们和水利部门已经对橡胶坝加固,依然承担着“控制水量”的功能。
 
  他抱怨上游修桥,沙石把河道堵了,致使他的损失很大。
 
  大坝未修复 豁口已成路
 
  2012年初,该农家院北侧,上游的水头村在南泉河上开始修建一座新桥。其间,施工方用沙石在河道里筑起一座3米高的临时通行设施,其下部用几根直径不足50厘米的水泥管道过水。
 
  7·21时,持续的降雨引发山洪,洪水首先被阻挡在狭窄的过水管道这里,水位持续抬高。
 
  距离这座临时设施不远的三岔村,有一座大型拦水坝,坝体长四五十米,高十余米,坝身用混凝土浇成,且未设置泄洪口。
 
  7·21当夜,在极短的时间里,水坝中间便被洪水冲开一个七八米宽、一深到底的大豁口。奔涌的洪水疾驰而下。
 
  差不多相同的时段,南泉河道上游,水头村修筑的临时通行设施也被冲垮,洪水汇集后灌进本就上涨的南泉河道,瞬间冲垮南泉河桥下的引流拦河坝。
 
  6月1日,三岔村大坝还保留着被洪水冲垮后的模样,令人惊心的是,原本10多米深的大豁口被坝体上的土方填平了一多半,车轧人走,豁口已成一条路。
 
  “这比去年没溃坝时更危险。”坐在大坝旁的村民说,如果再有洪水,没有经过加固的残坝更容易被冲开,“要么就把坝底豁开,让水不能在坝里积下。要么就修了这坝。这万一再冲开,下游还遭殃。”
 
  【中游】
 
  新建大坝防洪水
 
  6月1日近中午,烈日曝晒。
 
  在南泉河中段偏下的地方,南泉河桥旁的草丛里,房山水务部门和大石窝镇政府、后石门村委会的人指着手里的图纸,开始商量送检筑坝石料,之后加紧筑坝。
 
  “准备在南泉河桥下再修建一座大坝。”后石门村主任王学科透露,准备新修建的大坝,原理跟7·21洪灾中被冲垮的大坝一样,通过大坝将水引入后石门村东侧的人工河渠,水大,再引入南泉河老河道。“新修的坝会比被冲垮的那个坚固至少100倍。”
 
  对于新坝是否能有效防治7·21那样大的洪水,房山区水务局一名工作人员认为,7·21洪灾数十年不遇,“再坚固的坝也防不住。”
 
  记者询问“为何新坝仍沿用原有大坝的设计思路”,该工作人员称,这个方案经过专家多轮论证,新方案是目前最可靠能防治洪灾的方案。
 
  最终,各方讨论的结果是,新修建的防洪大坝将尽快开工,“6月底前一定要完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