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寿山石雕大家——林元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02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396
核心提示:在福建寿山石雕界有一位元老级人物,他少承名师,后入学院深造,将现代技法融入传统工艺,形成和谐统一的风格。他以人物、山水圆雕见长,其构图饱满,技艺精湛,处理手法简洁,尤其是其山水石雕作品,独树一帜。






                            

                                              《铁拐李》(旗降石)
                             

                                            《皆大欢喜》(善伯石)
                            

                                        《皆大欢喜》(都成坑石)
                          

                                           《达摩》(善伯石)

                                    

                                                            林元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元康谈寿山石雕艺术发展

在福建寿山石雕界有一位元老级人物,他少承名师,后入学院深造,将现代技法融入传统工艺,形成和谐统一的风格。他以人物、山水圆雕见长,其构图饱满,技艺精湛,处理手法简洁,尤其是其山水石雕作品,独树一帜。以八仙传说为题材的《铁拐李》以及其参与创作的以革命圣地为主题的山水石雕《长征组雕》都是他的代表作。这位已87岁高龄的老人信奉“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至今仍在钻研着倾注了自己近七十年心力的寿山石雕工艺。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元康。

文/图 记者吕云

《长征组雕》让他

逃过“文革”一劫

87岁的林元康声音仍旧洪亮、思路格外清晰:“做我们这一行的,都比较长寿。因为寿山石原石色彩、纹理各异,没有一块是重复的,我们一辈子勤于动脑相石,动手解石,对保持身体尤其是大脑的活力有好处。”从12岁开始学习寿山石雕,21岁正式拜师学艺,六十余年来,林元康一直刀耕不辍。在儿孙们劝他停下来好好享受晚年时,他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叫我不要做,是要我去死。”今年年初,他刚刚完成一件用寿山石中的善伯石雕刻的作品,取名《皆大欢喜》,这是一尊弥勒佛,刀法简洁,人物生动,栩栩如生。

林元康参与创作的寿山石雕山水作品《长征组雕》、《闽西组雕》、《韶山冲》受到同行的广泛赞誉。这除了跟他善于相石、精通画理有关之外,也跟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源泉不无关系。林元康说,他一生中曾先后到过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采风学习。1958年~1959年,林元康在浙江美术学院民间艺人进修班学习期间,趁机到扬州、杭州、苏州等地去看“天然的石头”。在苏州的园林里,他可以对着一块太湖石看一整天,林老开玩笑说,那种专注劲儿“跟看情人一样”。回到福州后,就开始尝试将自己的观察融入山水石雕中。

1975年,在创作《长征组雕》时,林元康和创新组的其他艺人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重走红军路,先后到遵义、金沙江、延安等地,对主要景物进行细致观察,画了几十张速写,拍了几百张照片。《长征组雕》的问世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如今,《长征组雕》已由中国军事博物馆珍藏。

林元康还告诉记者一个小插曲:他参与创作的“红色题材”山水石雕作品《长征组雕》曾让他逃过一劫。“文革”末期,林元康因为之前雕过的古代人物石雕属于“四旧”范围,也受到冲击,被通知要去“蹲牛棚”。准备出发的那天上午,正当一家人提心吊胆、心情低落地为这位“家里的顶梁柱”准备行装时,厂里的老书记及时派人赶来,为他澄清,说他做过《长征组雕》,在政治上没问题,这才躲过一劫。

自认人物圆雕水平更高

花甲以后风格趋向简单

林元康认为,尽管自己在山水石雕方面独树一帜,在业内颇受尊崇,但是,自己的人物圆雕水平更高。他告诉记者,在寿山石雕行业,“人物会做,什么都可以做了”。在人物圆雕方面,林元康认为,自己的创新之处是将现代的学院派和传统的技法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和谐统一的风格。跟新中国成立前的艺人纯粹靠传统的师承不同,新中国成立后的寿山石雕工匠大都受过现代的学院教育,他年轻时就曾被派到浙江美术学院民间艺人进修班学习。在半年的时间里,他除了系统地学习美术的基础理论以及西洋画技法之外,还经常去雕塑系学习人体素描、人体结构以及衣纹饰的动态变化等。这段时间的学习,使他对人物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学院学习等于先是将传统融入现代,再在创作中将现代融入传统,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容易弄出"四不像"作品。”

但林元康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方面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自己简洁生动的风格。林元康说,以他的得意之作《铁拐李》(旗降石)为例,这个人物题材本身来自传统,人物脸部的轮廓、背后的装饰也都是按照传统的路子来走,但是,将人物从头到脚的肌肉都细致刻画出来,又是学院派对结构和造型的处理方式。加上铁拐李身边的灵兽独角瑞也雕刻得活灵活现,人跟动物之间的交流得到充分体现,使这件作品更加流畅和谐。1985年,这件作品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优秀创作奖”。如今,它已经成为寿山石雕界的一件标志性作品,被摆放在福州市刀刻艺术中心。林元康告诉记者,这件作品整整花了他三个月的心血,“连睡觉都睡不好,一直在琢磨”。

60岁以后,林元康的创作风格更趋简单。他告诉记者,从事寿山石雕的艺术家,通常会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的创作过程。年轻时学艺追求掌握复杂的工艺,而晚年则逐渐转变艺术风格,追求刀法上的简单。“简单的作品韵味更足,更能体现一生的艺术积累。像我晚年所做的弥勒佛、铁拐李等作品,都是往简单里走。”

以“工匠”之心

做事、授徒

寿山石雕这门传统工艺讲究师承。林元康自豪地告诉记者,师傅林友竹一生培养出了包括他在内的寿山石雕界五位国家级大师,而迄今为止,他本人则培养出了包括儿子林霖在内的五位省级以上大师,其中包括一位国家级大师。

林元康是一个负责的老师,他常跟弟子们讲:“我恨不得把自己的两只手给你们用。”

林元康也是个性格随和的人。尽管已经是寿山石雕界的老行尊,但是,从不摆大师架子。他常说一句话:“我们是按工匠的心来做事。”所谓工匠,就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务工者,理应互相尊重,“虽然你叫我大师,但是我也是做工的,跟刚出来做工的人是一样的,平等的”。

对于寿山石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林元康比较乐观。他说,福建省政府非常注重扶持寿山石雕行业,而寿山石雕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而且掌握石雕技术后,转行做玉、木、金、银的雕刻,相对更简单,所以,年轻人也愿意学习这门手艺。

目前,林元康担忧的是原石石材的缺乏,可能会影响行业的发展。现在寿山石市场十分庞大,采石的、卖石的、雕石的,差不多十万人。但是,“寿山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当地的寿山石矿5年前就开始禁采,现在寿山石越来越少。市面上的石材少了,导致许多人不得不转行做玉雕生意。相对来讲,翡翠的存量大,选择性强,大件雕不了,还可以雕小件,在雕刻工艺上也相对简单。近到广东境内的广州、深圳、珠海,远到北方的北京、天津、西安,外国的越南、柬埔寨,都有福建寿山石工匠的身影。保守估计,散布在国内各大城市转行做其他雕刻的福建寿山石工匠得有二三十万人。像广东做玉雕的,福建人比岭南人还要多,基本上都是从寿山石雕行业转行的。”

  雕刻要诀:

“一相抵九工”

寿山石色彩斑斓,石种质地各异,天然石块纹理、砂格、裂痕各具特色。因此,艺人在创作前总要对手中石材细加揣摩,判断色泽走向、砂格杂质的分布以及形态纹理等特点,而后才能相形度势因材施艺。俗话说:“一相抵九工”,解石先相其理,是寿山石雕创作的要诀,否则一拿石块,不假思索就横施刀锉,必然堕入粗制滥造,导致创作失败。

而要想刻好寿山石山水作品,在“相石”基础上,还要精通画理,要善于把国画中浓淡笔墨技法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山水雕刻中。通过相石解石,确定山水作品的具体题材,然后抓住主题,突出色彩,安排适当位置。

雕刻山水作品一定要防止一味堆砌,构图密密麻麻,找不到中心。在布局上一般近远景都是从下而上安排,如果上面远景刻得太深,就会显得头重脚轻,轻浮欲倒,收不到艺术效果。

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是以福州市北郊40公里的寿山村出产的叶蜡石为原料,经过精雕细刻而成的工艺品。寿山石素有中国“石王”之称,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寿山石温润莹澈,斑斓多彩,柔韧易攻。分为田坑、水坑、山坑3大类一百二十多个品种。田坑石极为稀少,石质最佳,按颜色分为田黄、田白、田黑、田红4种,其中田黄石温润通灵,最为罕见,人称石中之王,价逾黄金。田黄石中极品田黄冻,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早在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前,寿山石就被开采雕刻。唐代时,当地僧人把寿山石琢磨成念珠、钵盂,作为馈赠礼品。宋代时,寿山石被作为贡品,还被刻成石俑,用作殉葬,风行一时。明代时,出现寿山石章印钮雕刻。清代,寿山石雕名家辈出,流派纷纭。现代“薄意”雕刻大师林清卿的作品就可与同时代的吴昌硕相媲美。

现代寿山石雕,继承传统技艺又有创新,其工艺分为圆雕、浮雕、镂空雕、高浮雕、薄意和钮雕、印雕、链条雕刻、线雕、镶嵌雕等。既有花果、人物、动物、山水风景等艺术品,又有印章、文具、烟具、花瓶等实用品,花色不下千余种。2006年,寿山石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家简介:

林元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25年出生于福州,师从名家林友竹,擅长人物、山水圆雕;代表作《福音医院》、《开慧陵园》等均蜚声艺坛;1975年,参加《长征组雕》创作,任组长,并完成其中《巧渡金沙江》部分,得到高度赞赏;1985年,《铁拐李》获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优秀创作奖”;1987年,《武夷山水》获福建省二轻厅“优秀作品奖”。大型寿山石雕《愚公移山》、《飞夺泸定桥》、《亚非拉风暴》等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收藏家珍藏。来源广州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