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秘羊头山风格似云冈的石窟造像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13  来源:晋城新闻网 太行日报·晚报版   浏览次数:203
核心提示:羊头山的石窟造像群历史悠久其佛像风格更接近于云冈并已成为国宝级文物。
       羊头山近年来因炎帝陵而声名鹊起,但羊头山最有文物价值的还是石窟造像群。

石窟造像群散布在南面山坡上,这些建造于北魏至隋唐年间的石窟、石塔、造像碑,奠定了羊头山在佛教文化传播和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堪称晋城独一无二的国之瑰宝。

 

 

        最早的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

 

 

 

 

 

以伏羊为底座的北魏造像碑。

 

 

3月28日,入春以来一个难得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记者一行五人来到渴慕已久的羊头山。只见危峰秀拔,势凌霄汉,好一处风水宝地。

 羊头山亦称首阳山,地处长子、长治、高平三县(市)的交界处,有“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之美誉。

 羊头山石窟位于高平市城东北23公里的羊头山南麓。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不同,羊头山上没有大面积裸露的陡直岩面,而有许多小型的沙石岩体,分布在半山腰至山顶之间。羊头山石窟正是雕刻在这些沙石岩体上,现存有洞窟9个,摩崖龛像3处。此外还有石塔6座,造像碑一通。半山腰还有清化寺遗址,遗址主殿有唐代石雕佛像3身。羊头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

 沿着沙石岩铺就的石梯向上攀,首先看到一个小巧别致的石窟,这是建于唐代的一号窟,窟内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身组合,佛像面向丰圆,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施降魔印,右手施说法印。佛的莲座下还有两个供养人屈膝而跪,仰首恭敬。两旁的菩萨一个头戴花冠,身体直立;一个头束高髻,身体扭动成“S”形。两侧天王身着甲胄,脚踏鬼魅,威武十足。距离一号窟不远处的二号窟也是一座唐代石窟,佛和菩萨均体态丰腴,菩萨还出现提跨扭臀的现象。

再往上走,佛像面相变得清瘦起来,同行的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马艳芳告诉记者,这就是北魏石窟群了。规模最大的当属5号窟,开凿于一块东西长的巨石之上,东崖面开凿一小窟, 南崖面开凿一大窟和一大龛。整块巨石上遍布小龛,可谓是见缝插针,不放过一块空地。这也是整个羊头山石窟的特点。巨石顶部还有两座唐代石塔,石塔中间有一大佛作跏趺坐式,可惜头部已不复存在。东面和南面的洞窟平面均呈横长方形,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佛作馒头状高肉髻,身体修长,面向长圆清瘦。菩萨像头有束髻、扎宝缯两种形式。遗憾的是,记者遍寻所有石窟,很难找到一个佛或菩萨的完整清晰的头像,有的是因年代久远漫漶不清,有的则明显是遭人为凿毁。

石窟中部的大龛内,雕有释迦、多宝两佛并坐像,形象古朴,宽肩细腰,身体硕壮,双手施禅定印,头部也已被凿毁。这是羊头山石窟最早的龛像之一。专家考证,羊头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太和十年至二十年间(486-496),这一时期开凿的均为摩崖龛像。除了5号窟这个大龛,还有三处龛像开凿于这一时期。都分布于5号窟和6号窟。早期的龛均作圆拱敞口式,一般不雕饰龛柱和龛楣,龛内多为一结跏趺坐佛,佛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造型古拙。

 5号窟的左前方,一块高大厚重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石碑高4米,宽1米,碑身满雕佛像,共有小佛像2210余尊,被称为“千佛碑”。千佛碑的背面有许多窟窿眼,据说,这是有盗贼曾试图将该碑运走,多亏当地百姓奋力保护,才未得逞。
        3号、4号、6号、7号石窟依山势依次分布在5号窟的前后,形制大体相仿,规模略小些。8号窟和9号窟分布在西峰之巅,因地质原因,9号窟翻转90度,倾倒在路边,8号窟则损毁严重,并已被灌木丛淹没,找寻起来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羊头山现存有9座石窟,其中包括四十余洞窟和多处摩崖造像,总计造像至少在万躯以上。因此羊头山又有“万佛洞”之称。

 

 

        佛像风格更接近于云冈

 

 

 

 

 

五号窟是羊头山石窟中最大的一组窟。

 

 我国著名的两大北魏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一南一北,羊头山石窟居其中,这并不是巧合,因为这三个石窟几乎是同一时期开凿的,而位于两大石窟中间的羊头山石窟的形制和造像兼具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特点。

 石窟又称石窟寺,一般与寺庙并存,是佛教思想和艺术的载体。据明代朱载堉《羊头山新记》记载“羊头山有清化寺, 建自后魏孝文帝太和之岁, 初名定国寺, 北齐时改名宏福寺, 隋末寺废, 唐武则天天授二年重建, 改今额。”羊头山现存有清化寺遗址,北齐、隋间的义学高僧慧远曾在清化寺教授弟子,弘传佛法,使清化寺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著名寺院。而同样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羊头山石窟很可能是清化寺的附属体。北魏王朝对佛教的尊崇和膜拜一度达到狂热的程度,石窟开凿也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由平城率军南征迁都,就是经羊头山一带而抵洛阳的。迁都洛阳后,北魏官员亦常冬居洛阳,夏还平城,频繁往来于两京地区,晋东南正是这一交通线的重要中转站,因而两京地区的佛教和石窟造像对于羊头山石窟的开凿产生了较大影响,兼具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特点。

应该说,羊头山石窟与早期开凿的云冈石窟有更多相同之处,如平面呈横长方形,三壁三龛式窟形都是二者共有的,而在洛阳地区不见这种窟形。羊羊头山石窟门嵋面饰忍冬纹,门外雕二力士的作法也是云冈石窟的特点。羊头山佛像虽然在裙摆处理上与龙门佛像相似,但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的佛像没有像龙门佛像那样在褒衣博带袈裟外右肩上有偏衫衣角,而与云冈三期佛像相同。从这个角度而言,羊头山佛像风格更接近于云冈。

羊头山石窟造像受洛阳地区石窟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如窟门力士手持金刚杵,一足踏蹲狮的样式与巩县石窟力士相同,而不见于其他石窟寺。羊头山三壁三佛窟,前壁门左右大背光前原各雕一身立佛像, 这种题材布局亦与巩县石窟相同。羊头山石窟佛像裙摆处理上,右腿将裙摆压住,再下垂覆座,裙摆内外三层,呈八字形展开,这与龙门宾阳中洞主尊佛像、皇甫公窟主尊佛像相同,而与云冈佛像处理手法不同。

除了羊头山石窟,在平城至洛阳的交通线上,至今还保存了不少北朝时期的石窟,如太原天龙山石窟、武乡良侯店石窟、祁县子洪镇石窟等,这些石窟既有云冈石窟的因素, 也受到洛阳地区石窟寺的影响, 这充分反映了这一交通要道在佛教艺术传播上的重要性。而羊头山无疑是南北交流传播的中转站,佛教艺术经过这个中转站的吸收和创造再向南影响洛阳,向北影响太原。

 

 

        羊图腾崇拜与宗教信仰二合一

 

 

 

 

 

千佛碑。

 

 

 

据史料记载,“羊头山”因山巅有块状若羊头之石而得名。在羊头山东面被称为“秦高岭”的山峰上,记者见到了一座以伏羊为底座的北魏造像碑。大概这伏羊基座就是史料中记载的“状若羊头之石”吧。这种以羊头为基座的造像碑在全国极为罕见,据说与始祖炎帝神农部的羊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造像碑通高220厘米,也是由砂岩雕凿而成。基座是一只角弯如环,俯卧于地的大绵羊,头南尾北,羊背上驮着一块方形的造像石,造像石四面都凿有佛龛,内容皆为一佛二弟子。图中佛像结跏趺坐,几乎占满整个画面,两位弟子身材瘦小,立于佛龛的两个斜角。奇特的是,造像石顶上有一个四注水式的屋顶,屋面平缓。可别小看这看似普通的屋顶,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所著的《古建览胜》中,说“它使羊头山造像碑从一座碑刻变为一座建筑”,而且是“晋城最早的古建筑实例”,“提高了晋城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

 而作家谷峰在《高平发现炎帝陵》一书中,则表达了另一种看法。谷峰认为,在竖立的巨石上顶长方形石板或石料,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有多处发现,被一些考古学家称为“日石文化”,并公认是新石器农耕文化的祭祀性遗存。羊头山造像碑顶部的这块石头可能是炎帝部族羊图腾崇拜的产物,只是北魏时期被移植到了造像碑顶部。

羊头山不仅石窟众多,而且有关炎帝的传说比比皆是,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在这里经常是难解难分。

 就拿9号石窟来说,这座石窟被当地人叫做“油篓洞”,而据有关专家考证,此名属误传,应为“游履洞”,是北魏时期为纪念炎帝曾游履羊头山而凿。清化寺一块明万历年间的石碑上,刻有“神农游履羊山,尝谷于此”。2001年,当地百姓在清化寺遗址上挖掘出一块唐代的沙石碑,碑上赫然写着“此山炎帝之所居也”!

 据史料记载,唐武则天天授二年曾重修清化寺。并在蜡祭时,用一只羊作供品,祭祀神农氏、伊耆氏。羊头山西峰之巅现存有一高庙遗址,始创年代不详,相传亦为祭祀炎帝而修建。令人不解的是,高庙遗址上还残存有一块高大的“无字碑”,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羊头山埋藏着太多的秘密。

 炎帝文化和佛教文化在这里交织,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在这里重叠,这其中的因缘际会,也许只有羊头山上驮着佛像的石羊才能知晓。

 

 

        (文/记者 李芳 图/记者 任寒)

 

 

        【国保档案】

 

        国保名称:羊头山石窟

        始建年代:北魏太和年间

        保护现状:现存北魏至隋唐年间的石窟9座,唐代石塔多座。

        入选时间: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