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奇石收藏不可盲目跟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18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次数:311
核心提示:据统计,目前我省收藏或买卖观赏石的人数已达20万左右。而这个人群数量,在10年前是2000多人;在20年前是200多人。如今观赏石收藏升温可见一斑。

 在古代,有“相马”一技,即通过观察马匹的体形外貌来判定马的优劣、推测判断马的工作能力。

虽然伯乐相马的成语故事至今还在流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相马”人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相马”人相似,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兴起了另类“伯乐”“相石”人,他们利用专业知识品鉴石头,由此判定石头的等级标准。这些人对观赏石有深入的研究,经常活跃于观赏石市场中,或受人之托或自己寻找良石。他们还经常组织举办观赏石沙龙,与石友交流、研讨赏石文化。

  随着观赏石收藏不断升温,“相石”群体还在不断扩大,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经济现象。那么,“相石”人是怎样品鉴石头的?市场需求如何?他们的出现将给赏石文化与观赏石市场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据统计,目前我省收藏或买卖观赏石的人数已达20万左右。而这个人群数量,在10年前是2000多人;在20年前是200多人。如今观赏石收藏升温可见一斑。

  ●据调查,目前在市场上,由于观赏石身价总体飙升,假石头也开始时有所见,致使观赏石市场鱼龙混杂。由此,科学估价、辨别真伪、传播文化,催生了专业观赏石鉴赏师,且数量在不断增多。

  新现象:“相石”兴起

  1月5日下午,沈阳市和平区。马光在他的“慧石馆”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刚刚帮一位朋友选购了4块灵璧石,他从来没有”玩“过石头,这次他新建的私人会所要买些石头装饰,就找到了我。”马光对记者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位朋友的会所里已经安装了红木家具,为了和这种装修风格相称,我便帮他选了高贵、颜色较深的灵璧石。 ”

  马光就是人们所说的“相石”者之一。经常受人之托帮助鉴定石头真伪、评估石头市价,活跃于观赏石市场。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一位安徽老乡也找到他,请他帮忙 “相石”。 “那块石头是在一次展会上买的,重250公斤左右,花了1万多元钱。虽然石头的颜色挺黑、声音挺好、表面挺光滑,但是经过仔细鉴别,我发现那块石头并不是原石,而是加入了人为的因素,可惜那块石头就不是天然的艺术品了,失去了原生的奇石的价值,而只能称为工艺品了。 ”

  马光是中国灵璧石研究院沈阳分院院长、辽宁省灵璧石专业委员会会长。他的手里还有一个证书:灵璧石鉴赏师。

  他告诉记者,这个证书是从中国灵璧石研究院获得的,目前在沈阳,拥有这个证书的人寥寥无几。

  马光的老家在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那里是灵璧石的产地中心。灵璧石在我国古代四大名石中居首,宋代杜绾所作的《云林石谱》将它列为116种奇石之首,其造型丰富,音质奇妙,名声斐然。

  马光从小喜欢灵璧石,1999年底他在沈阳工作时便开始研究、收藏并经营灵璧石。后来干脆辞职专门做起了灵璧石收藏与经营。

  他与别的经营商不同,他选择的经营路线是灵璧石从开采到整理、配座都是自己的团队在做,他说这样就省去二手商的加价,不仅进价便宜,而且能够挑选到更多品相、质量俱佳的石头。

  记者在他的“慧石馆”里看到,有大量优质、品相上乘的安徽灵璧石,他给它们起了非常文雅的名字,如“壮志凌云”、“麒麟”、“雏凤凌空”等。

  2009年的12月,马光成立了沈阳市青年联合会品茗赏石沙龙,经常组织“石友”聚会,来这里交流、谈论赏石文化。

  他说,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一文化还需要传播。

  记者采访得知,像马光这样品鉴石头的“相石”人并非个别。随着观赏石收藏不断升温,“相石”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小群体。

  2009年,沈阳东方美术馆馆长王亮经过学习、考核,成为了一名职业艺术品鉴定师。

  王亮收藏石头有10多年的光景了。他回忆说,最初喜欢上石头,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去吉林、黑龙江的林区写生,在那里他看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松花石,特别喜欢,慢慢地就开始收藏并研究石头了。他曾写过一篇《松花石记》,表达了对松花石的喜爱之情。

  他喜欢石头,现在他的收藏品仅摆在东方美术馆里的就有2000多块,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其中有一块硕大的石头做了茶台,王亮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聚仙台”。他经常和石友聚在这里,边喝茶边把玩、欣赏石头。“现在这块石头已经有人出价200多万元了。 ”

  他说:“我是由喜好收藏到鉴赏的。 ”

  由于是国家职业艺术品鉴定师,经常有朋友请王亮帮忙去“相”石头。

  在沈阳,他认识的石友有100多人,从二十几岁到七八十岁。他说:“现在喜欢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了,奇石资源却越来越少了,所以品鉴就很重要了。”

  新动向:我省20万人从事奇石收藏

  马光说:“在灵璧石的产地安徽,”相石“已经形成了非常专业的队伍,按市场价格收费了。 ”

  虽然目前在辽宁还没有形成这样专业的队伍,“相石”还只是在民间私下进行,但在他看来,“随着观赏石收藏不断升温,人们对品鉴会更加关注,观赏石鉴赏师也将会逐渐走俏。 ”

  马光曾经有个大致的统计,目前在我省,灵璧石收藏价格在300万元以上的能有100多人,“作为一种投资方式,目前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百姓也加入了这一队伍。 ”

  “据保守估计,辽宁省灵璧石每年的交易额至少有上亿元。 ”

  辽宁省园林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张文元是一位藏石爱好者,他家里收藏的石头有十几块,都是灵璧石中的精品,此外,他还收藏了广西来宾石、江苏的栖霞石。“这是青山挂雪,是雪花灵璧石;这是磬石,特别沧桑……”他向记者一一介绍。

  他说,像他这种收藏规模,在辽宁有很多人。

  沈阳市一家企业老总王宝华对记者说,他的藏石能有上千万元了。“我收藏奇石10多年了,每年都开车去灵璧县看奇石展,寻找好的石头,今年又去了广西柳州奇石展,挑选到了几块好石头。 ”

  辽宁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赵永顺向记者介绍说:“中国观赏石兴起于唐代。从1980年开始又兴起收藏热,近些年来逐渐升温,我省藏石与赏石人成倍增长,已经跃升为收藏界的一个大群体。 ”

  据统计,目前在我省,收藏或买卖观赏石的人数已达20万人左右。而这个人群数量,在10年前是2000多人;在20年前是200多人。观赏石收藏升温可见一斑。

  赵永顺说:“辽宁的观赏石市场潜力很大。”辽宁本身就有很好的经济基础,个人财富不断增多,有能力“玩”石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追溯沈阳人收藏石头的历史,赵永顺记得很清楚。他回忆说,沈阳人收藏石头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

  1991年,在八一公园的花鸟市场,灵璧县的人拉着一卡车灵璧石来卖,当时很多人奇怪:石头还能卖钱?

  其中有位郑老师花了6000元钱买下了一卡车的石头,随后在南湖古玩市场旁边卖了起来。

  赵永顺是1999年开始 “玩”石头的,正好和郑老师家住对门,因为当时特别喜欢石头,便拜郑老师为师,学起了赏石文化。

  在赵永顺看来,石头是发现的艺术,作为一种天然的艺术品,它有别于其他收藏品。奇石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一般的工艺品,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对奇石的鉴赏由于每个人的学识、素养不同,看法也不尽相同。收藏奇石要善于发现美。

  石价暴涨:一块石头2年涨了10倍

  如今,一些人在赏玩奇石之余,也将其作为收藏投资的一个门类。赏石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

  在沈阳北市场花鱼古玩城的一家奇石经销店,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店经销缅甸树化玉,以前进一次货要半年左右才能卖完,但现在一次进50多块缅甸树化玉,一个星期就卖完了。 ”

  有人用“疯狂”二字来形容目前奇石市场奇石价格的暴涨。

  2008年,台湾七彩玉在大陆的第一个办事处落户沈阳,赵永顺成为了办事处的总代理。他说:“由于奇石的资源量越来越少了,以及收藏者越来越多,奇石价格飙升,从我们的进货价格就能看出来,3年来已经涨了3倍左右。 ”

  在赵永顺的奇石经销店里,最贵的一块石头卖到了1000多万元,他说:“7年前,我花了15万元钱买到了这块石头。 ”

  而对于奇石价格的暴涨,王亮深有感触,他指着一块大枣形状与颜色的石头给记者看:“这是2008年我去新疆在卖戈壁石的市场上买的,当时2元钱一块,那年的年底就有人出1.5万元买它,现在这块石头能卖到5万元了。但我不想卖,我喜欢它。 ”

  4年前,他花了40多万元买的石桌,如今也涨到了200多万元。 “还有这块石头,当时价格是2.7万元,现在30万元了,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涨了10倍多了。 ”

  据业内人士讲,这几年灵璧石的价格涨幅也很大,“2001年,在沈阳,花20万元能收一小卡车货,但现在20万元可能只能买到一块石头了。 ”

  专家提醒

  奇石收藏投资不可盲目跟风

  马光说,他认识的一位朋友,家里买了100多万元钱的石头,虽然每块石头外观看上去都很美,但大部分是假的,经过了人工的修饰,已经破坏了其原生的状态。

  他说:“灵璧石只有自然、原生态才有价值,但现在的石头有很多作假了,比如上颜色、切底、粘贴等。 ”

  与其他热门收藏一样,奇石收藏也存在着造假作伪现象。造假者常常对自然形成的石头采用切割打磨抛光、钻孔镶嵌、烧烤涂油等手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专家提醒说,近年来,随着收藏热兴起,奇石收藏爱好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多了。但由于目前的奇石市场还欠缺足够的规范性,藏石在为消费者开辟投资新途径的同时,也不免会催生一些盲目投资的行为,因此,理性、科学地赏石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消费者切忌盲目跟风。

  据业内人士讲,目前奇石作假主要有造型作假、石肤纹理作假和颜色作假等情况。伪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对其进行人工处理,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造型作假一般有局部改形、整体改形、背后粘接造型几种。

  有些石头因此完全改变了原石形态,有些石头的主要观赏面则进行了裁减。而粘接的做法是利用纹色相近的两块甚至更多的石头黏合在一起,纯属无中生有的“创造”。石肤纹理造假是为了让石头更美观,生造出了一些纹理,还有一些是在原有基础上将其加深。改色通常是将灰色的石头涂抹为黑色,使其身价更高。

  那么什么样的石头才算好石头呢?

  专家介绍说,评价奇石的收藏价值可从形、色、质、纹四个方面入手。“形”是指石形完整,多姿多态,风情万种。“色”,以色艳为上品。“质”,以坚为要,以硬为妙,手感润滑细腻为上。“纹”,图纹清晰,质纹流畅,线条柔和。

  奇石的珍贵就在于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所以奇石的收藏非常讲究“天然”、原生态,切忌人工修饰。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推动观赏石市场良性发展,目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已经相继成立了“宿州市赏石学会”、“灵璧石专家委员会”、“宿州·中国灵璧石研究院”、“灵璧石鉴定评估委员会”等机构。

  历史上的四大名石

  奇石,又称观赏石,一般指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石形独特,纹理图案优美,具有一定收藏和艺术价值的石品。在历史上,出现了“四大名石”的美誉。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声,清帝乾隆御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 “八音石”,4000年前,古人即以之制作磬石编钟。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石:源于广东省英德市区东北面25公里的英山山脉,故谓“英石”。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远在宋代的《云林石谱》就有相关记载。英石是石灰岩经过千百年风化、沉积形成,玲珑剔透、纹理错落,具有“瘦、皱、漏、透”的特点。

  昆石:产于江苏省水乡昆山。开采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来被视为艺术观赏品。有数十个品种,有比黄金贵10倍的荷叶皱,有形如蚁巢的蚂蚁峰,有薄如鸡骨的鸡骨峰,有结晶如雪的雪花峰,有形如核桃的核桃峰,有形状如梅的杨梅峰,还有海蜇峰、水晶杨梅、鸟屎峰等。

  太湖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