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渔民”搞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2-21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浏览次数:311
核心提示: 福建省工商联常委,福建省石材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石材及制品出口基地商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泉州市石业商会首席副会长,惠安县工商联(总商会)主席,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公会会长,福建豪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物简介
 

    福建省工商联常委,福建省石材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石材及制品出口基地商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泉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泉州市石业商会首席副会长,惠安县工商联(总商会)主席,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公会会长,福建豪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早报记者 王宇静文/图

    渔

    民、村支书、企业家、慈善家……今年60岁的蒋细宗,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过很多成功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有一个本质的特征,那就是敢说真话,敢闯敢为。

    “叫我老渔民就行。”日前,记者在惠安豪翔集团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老渔民”。“所有的头衔都是虚的,加入协会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在一个平台上更好地为整个行业服务。我不求官,不求名,只是为了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蒋细宗说。

    无欲则刚,这句语在蒋细宗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位“老渔民”现在把目光盯在了全市石材行业的整体技术创新上,本月内,由他牵头成立的“泉州市石雕石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即将成立。该联盟的本质即是借助高校人才力量,攻克技术难题,服务整个石材行业。

    10年海上行

    难改渔民情

    1951年,蒋细宗出生在惠安一户普通的渔民之家,在世代扯网的传统中,18岁的他踏上了渔船,开始了10年的“讨海”生涯。“那时候遇到文化大革命,没书念,所以就跟父亲去打鱼了。”说起年轻时代的打鱼时光,蒋细宗虽然只是淡淡的一语带过,但是在他身上仍能感受到经过大风大浪后的那股子拧劲。1977年,带着一身晒得黝黑的渔民的肤色,他回到了岸上。

    “虽然没什么文化,可我当时还是村里的一枝笔呢。”回忆当年,蒋细宗略带点自豪地说,那时他年纪轻轻便先后担任崇武镇大■村村文书、支部委员、村总支副书记、党委书记。在任村干部的15个年头中,他自告奋勇动员全村人在家门口建起了一座可供南来北往渔船避风的渔港,“那可真的是帮助渔民们办了件实实在在的事。”如今,在蒋细宗掌舵的福建豪翔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除石材业外,还有一家福建省惠安县海龙渔业有限公司。“造了一艘近千吨级大渔船,毕竟是打鱼出身的,有机会还是忍不住整点和海有关的业务”。

    竞价风波中 三次带头议提价

    “1992年,我把所有的家当全卖了,再次‘下海’从事石材生意。”蒋细宗说,当时还有一帮兄弟跟着他一起干,他是主要出资人,起步资金有五六万元。

    商海与大海一样,经常会遇到风浪,刚刚涉足石材行业没多久,就遇到了困难,有工人操作时出事了。“有事我来扛”,蒋细宗说,遇到事情后,像在海上打鱼一样,他没有退缩,而是直面问题,并且解决问题。1993年,在吸引了香港的100万投资后,蒋细宗独自闯荡商界,经营出口墓碑生意。2003年成立豪翔石业有限公司,数年间他陆续拥有福建豪翔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泉州豪翔石业有限公司、惠安豪达石业有限公司、豪洁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去年,福建豪翔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成立。

    “当年刚开始时,经营出口墓碑的企业还不多,利润最多时可以达到40%,但是随着无序竞争的加剧以及各种原料价格、人力成本的上涨,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利润空间近年来越来越小,几乎是微利运转。企业赚不到钱,表面看起来是企业苦,其实打工养家的员工更苦。”蒋细宗说。

    2006年年底,作为泉州市石材商会首席副会长,蒋细宗针对人民币升值、原油持续涨价等诸多原因造成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联系全省九家石材协会在泉州召开会议,一致倡议对外提价10%以上,联合倡议书在日本、韩国及国内石材杂志上刊登,为出口企业对外提价营造了氛围。

    “石材本身是一种资源,耗能比例最低,我认为不应列入‘三资一高’范围内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蒋细宗便积极向省、市提出了书面的意见,引起了上级部门的重视,后来,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带队国家五部委相关人士来泉调研该问题,最后保留了石材的出口退税,维护了石材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去年11月,在蒋细宗的牵头倡议下,全省石业工业协会墓碑石专业委员会与日本的石材工业协会再次就提价问题进行协商,取得了日本石材工业协会参会人员的理解和支持,出口墓碑整体提价20%。“但在实际操作时,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没有真正提价20%,实际可能只有提价10%左右。今年来随着汇率、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先前的提价已经被消磨殆尽。根据调查,近年来石雕石材企业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产量,但是增长的速度一直在放缓。于是我们提出第三次提价,从2012年的元月开始,出口整体提价25%。”搓着粗犷的双手,蒋细宗忧心忡忡地说,“不这样做,就无法保护我们的企业。”

    发展再遇困难 成立联盟解三困

    “现在泉州石材行业遇到了三个技术发展难题, 一个是粉尘的污染,一个是噪音的污染,另一个就是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说起成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初衷,蒋细宗称,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的三大难题。

    据了解,他们将邀请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机械研究所等大专院校与科研项所专家教授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我们还邀请了泉州市科技局、惠安县科技局,接受他们的直接领导。今后,企业共同出资,研究出来的成果要整个行业共享,要抱团共同进步,谁也不许吃独食”。蒋细宗反复强调,这是整个石材行业的技术创新,并不专属任何一家企业。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的打磨工人,虽然工资很高,可是没人愿意干,主要原因就是工作环境差,机械化程度低。”蒋细宗表示,无论是为企业的发展还是出于保护自然环境,技术这关都必须要过,否则只会陷入劳动效率低下的困局。

    “到目前为止,真正掌握前沿技术的仍然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发达国家20年前使用的设备都比我们现在的还要先进。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集中企业的力量攻克技术难题。不能各干各的,要团结起来,想办法让整个行业一起强大。”说起联盟今后运作,蒋细宗表示,联盟9月份开始酝酿,现在已经成立了技术创新专家团,有了17位理事会成员,有了详细的运作章程,有了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目标,比如成立优秀企业示范基地,比如研发推广雕刻工序移动式吸尘设备,比如将现有的加工产生的100至150的噪音分贝降到85以下等等。

    员工有麻烦 老总当起“保姆”

    除了解决整个行业的科技困局外,现在最令蒋细宗头疼的就是员工问题。“目前,石材行业整体缺工达到20%到25%,虽然我的企业算不错,但也同样出现缺人的状况,比平常少了8%左右的员工。”

    蒋细宗透露称,目前全市有3500家石材企业,有40万从业人员。在谈到如何留住员工时,蒋细宗直言,首先要保障员工的工资,然后再照顾他们的生活,增加员工福利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准这家企业,也自然会把心安定下来。在蒋细宗的企业里,不乏有很多老员工,他们中有些甚至是从创业时就一直跟着他的。

    蒋细宗称,现在员工遇到问题时,经常第一个就想到“来找我”。在他眼里,帮助员工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困难都是应该的。他在全县企业中率先购买客车接送员工上下班,设计出防尘专用口罩无偿发放给员工,先后捐资进行小学危房改造、新建幼儿园;设立“蒋细宗奖教奖学基金”;捐赠村公益事业并倡议设立扶贫助弱基金,捐资兴建老人活动中心……

    “我不做最赚钱的工厂,但要做有责任心的企业。”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他是这样说的,也一直在这样做。

    让人敬畏的

    “工作狂”

    □人物素描

    让人敬畏的

    “工作狂”

    第一眼看到蒋细宗时,感觉他有点让人敬畏,因为他的眼神很犀利,说话也很直接。可是再接触后,你会发现,他个性中的耿直和务实,话俗理不俗。每每说出一句大实话时,他自己就先笑起来。面对一些存在是非曲直的事件时,蒋细宗总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采访中,记者一直忍不住想起世界名著《老人与海》。蒋细宗和书上的主人公一样,他们一样有海洋的背景,一样都那么执著认真,无怨无悔。

    这就是蒋细宗,一位朴实的老渔民。问及他私人爱好时,蒋细宗笑着说:“不好意思,我是个工作狂,除了干活没有其他爱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