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南粤石业史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26  浏览次数:334
核心提示: 初冬的羊城,广东省石材行业协会2010年会暨设计选材高层峰会圆满谢幕。与会专家、代表们畅叙二十一世纪广东石材行业突飞猛进的
 
 
       初冬的羊城,广东省石材行业协会2010年会暨设计选材高层峰会圆满谢幕。与会专家、代表们畅叙二十一世纪广东石材行业突飞猛进的案例,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笔者参与了广东石材协会的筹建,见证了协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深感本届盛会可作为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的最好献礼。闲暇时重温笔者二十世纪末为《广东省志.建材工业志》撰写的“建材非金属”中有关“石材”部分章节,目睹今天的光辉,回顾昔日的艰辛,将其片段整删成文,供同行共赏。
      一. 开采及加工概况
      广东在远古时代便已经开采利用石材,始用碎石、石块和天然石板,继而以条块石或粗加工料用作建筑物的基础、地台、步级、柱、梁、门窗框,路桥及河港工程的路面、下水道铺设,堤围、水闸、码头的构筑。时代更叠,不少古采场已湮没,有迹可寻者如南海县西樵山新石器时代古石场和番禺县莲花山距今2000年的古石场,饱经千百年风化剥蚀,而当年采石形成的阶梯状峭壁仍历历在目;省内其他各市县和镇,亦残存有古城墙、古庙宇、古石桥、古炮台,多以石材为主要建筑原料,如潮州湘子桥,建于宋乾道六年(1170年),距今已800多年,材料采自当地石场,是全球最早建成的开合式石桥。
       广东在近代有率先兴建铁路的历史,全国最早的民办新宁铁路(江门—台山白沙)和潮汕铁路(意溪—庵埠)、官办广三铁路(广州—三水),均建成于清光绪年间,其涵硐、路基、道渣所需石料,都采自沿线石场;云石因量多质优而成为广东大理石的代名词,清朝曾用之修筑王府,云石构筑物、墓室和墓碑、桌椅家俱、工艺品等亦应用广泛;已屹立一个多世纪的广州一德路石室(天主教堂)以及清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的广州西堤海关(市民昵称大钟楼),均由花岗岩构筑。建国前,石材业的生产关系基本是工头雇工方式,无固定技术工人,以人力劳作为主,工具简陋,产品无明确质量标准,开采无科学依据,陷入乱采乱挖、加工粗糙的落后局面。建国后,矿山为国营、集体或个人承包;农村社队和个体矿山多为亦工亦农,开采较分散;国营矿山则设备较好,有专门技术人员,产品质量较优。
       从1978年开始,石材行业通过多渠道吸纳外资,引进技术设备,建成了一批先进的石材开采和加工生产线,改革了沿用多年的生产方式,跨上新的台阶。随着开采和加工技术的提高,实际应用相对较晚的花岗石,因其纹色艳丽、高强硬度、耐酸碱、耐磨损和易拼接等优越性能,产量不断增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已与大理石产量不相伯仲,继而后来居上,产量稳步递增;始于九十年代初,广东饰面石材迅猛发展,其中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产量,1985年分别为19万平方米和2万平方米,1990年则剧增为140万平方米和179万平方米。近20年来,不少企业除了自办省内外矿山,尚从外省或国外大量购进优质荒料,广东的大理石、花岗石、人造石板材年产量常成倍数增长,目前一家大厂的板材年产量就可相当于全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年产量,而工艺石、异型石制品亦产销双赢,广东石业显现出兴旺繁荣的喜人景象。
        . 工艺设备沿革
        广东的石材矿山,使用人力以简陋工具开采,已历经2000多年。饰面用石料的开采方法主要有—人工劈楔法:找出原岩裂隙、节理或松软夹层,凿出沟槽或孔洞,以钢钎楔入逐渐扩大裂缝分离岩石;高温冷却法:在岩石分离线上,以炽热火焰燃烧达500℃以上时急剧浇水,崩裂岩石或使其产生裂缝,再以钢钎或杠杆扩大裂缝分离岩石;石灰膨胀法:凿岩并利用焙烧石灰水化膨胀的原理将岩石分离。后两种落后方法,费工费时效率低,资源浪费亦大,近代已较少使用。进入十八世纪,采用人工凿孔和炸药爆破,但此法有损石料的完整性,故不少矿山仍沿用人工劈楔法。
       建国后,石料的开采多使用风动工具凿孔,人工楔裂或炸药爆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加工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对荒料完整性有较高要求,开采工艺相应得到较大改进,大理石矿山除应用连续炮眼楔裂法分离石料外,常采用钢丝绳法,即借助钢丝绳螺旋状绳槽带动水和砂粒、使砂粒与岩石摩擦形成切口,达到切断岩石的目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部分矿山使用金刚石锯和液压劈裂器分离岩石,后者以液压传送压力,迫使劈裂器下端扩张板张开而劈裂岩石,较人工劈楔法前进了一大步。花岗石矿山或用连续炮眼楔裂岩石,或用膨胀剂胀裂岩石,后者称膨胀剂静态爆破法,即以类似膨胀水泥类的膨胀剂填入炮眼中替代炸药,利用其水化膨胀将岩石胀裂;深圳和中山等地尚使用火焰切割法,即将燃油与压缩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速火焰流冲击加热岩石,使之热裂剥离,该法安全、轻便、高效,成荒率亦大为提高;楔裂工具为液压劈裂器,采用尖角楔。
       饰面石材矿山的表土和碎石,小矿山常就地堆积或人工装运至邻近废料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建成的大中型矿山,常配备装载机或汽车运输。对大荒料的搬运,建国前多使用人工撬运或滚动,1958年开始使用卷扬机牵引或利用山势以索道运送,粤北、罗定等地矿山采用慢速绞车,连县、云浮、深圳、粤西等地矿山尚采用桅杆吊、汽车吊或龙门吊装卸荒料,汽车转载到加工厂;工厂设吊车和真空吸盘,流水作业生产线设移板机和输送辊道,衔接荒料输送。
      建筑碎石业在建国前依靠人力大锤开大石,手锤敲打成碎石;建国后逐步改变密集体力劳作的方式,普遍使用风动工具凿岩爆破,颚式或锥式破碎机碎石,以园筒筛或震动筛分级筛选,皮带传送至堆场,利用装载机或高仓位装车,改型拖拉机或汽车运输。值得一提的是在1980年,深圳市建材公司与澳大利亚CSR财团合办乌石古石场,引进全套机械化设备:潜孔钻机,爆破分离,一破用颚式机、二至四破用直径1.4米锥式机,18条皮带反复传送、分级破碎,大型装载机和35吨自卸车运石,年产碎石50万立方米,是当时中国最先进和产量最大的碎石场,为小渔村蜕变成大都市立功劳。
       建国前的饰面石材加工,仅限于将大理石开锯成毛板,用双人对拉大锯逐片开锯,以石块对石块研磨平整,费力费时低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云浮县石料厂率先制成框架排锯,以动力开锯大理石毛板,单磨头磨光。花岗石坚硬耐磨,直至七十年代仍不能锯板。八十年代引进和仿制板材生产设备后,可将大理石和花岗石开锯成厚1~2.5厘米左右的薄板,荒料加工按石质选用园盘式锯机、摆式框架砂锯或金刚石框架锯;毛板平整和磨光则用大小园盘式、摇摆式甚或更先进的步进式多头线型磨床,可分粗、中、细抛光,相应配套切头机、对剖机和磨边倒角机等,设备以机械或液压传动,先进者并有数控装置编程序操控,生产技术逐渐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广州、云浮、阳春等地石材企业生产的水磨石、人造石渐显规模,特别是人造石具有资源再生利用和花色多、色差少、辐射低、易加工等优点,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其前景令人期待;石材工艺品和大型异型构筑件领域,因异型加工等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和不断改进,在本地传统的石质家俱和石工艺品的基础上,为南粤石业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南粤石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中型矿山基本实现机械化;天然石、人造石、工艺石等加工企业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设备:砂锯、排锯、压机、异型仿型加工设备、自动打磨抛光生产线、厚薄板生产线等,大厂普遍建立电脑数控中心,各类产品的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亚非欧美澳五大洲,部分大厂获得了中国石材行业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荣誉,他们必将带动南粤石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1985年成立的广东省石材工业协会(2008年更名为广东省石材行业协会),在协助政府部门进行行业管理、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行规行约、开展行业内部交流、年检、技术培训和推广先进技术,维护行业利益和会员合法权利、协助企业申报名牌产品评选,均卓有成效,队伍亦不断发展壮大;同年创刊的《广东石材》(2010年更名为《南方石材》),广泛传播石文化,逐步建成石材界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平台,为南粤石业同行开辟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石文化通道。期望广东石材行业协会会员们团结起来,支持协会工作,协调全省石材厂矿,不断改革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确保石材大省的经济优势;期待《南方石材》越办越好,成为广东石业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仅以此文献给《南方石材》创刊二十五周年!
 热烈祝贺“广东省石材行业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
广东省石材行业协会 顾问
高级工程师 林警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