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脚本,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大中华石材商。启用JavaScript,您将拥有更好的浏览器体验。查看这里来启用脚本
手机版
收藏本页
我的128
供应商服务
客服中心
网站导航
产品
发布产品
管理产品信息
采购
发布求购
管理求购
工具
收藏夹
管理旺铺
问题反馈
升级成供应商
站内信件
企业
产品
求购
展会
资讯
百科
石材图库
大中华石材商
买得方便,卖得容易!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求购
石材
荒料
花岗岩
板材
知识
生产
处理
养护
安全
天然
首页
企业
产品
求购
展会
资讯
百科
石材图库
库存石材
惠安女商城
石材阅读
石材建筑
古风民俗
积分商城
供应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职场互助
» 正文
求职“风险”危害有多大?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求职心切,不想却遭遇“求职陷阱”。专家提醒,毕业生在学习各种求职技巧的同时,也应学会规避风险,避免上当受骗。 目前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收费陷阱、合同陷阱、个人信息泄露以及企业霸王条款等。其中,“中招”合同陷阱的毕业生最多。 2008年7月,高校毕业生小李应聘到当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年”及“试用期内享受企业基本工资待遇”。小李工作后得知,试用期工资每月只有800元,一年后才能享受每月2500元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显然,小李就职的企业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 缺乏对相关法规的了解、不能明晰员工权利及用人单位义务、对于常见的用工合同“擦边球”的表现形式不清楚,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频繁“中招”的重要原因。 专家建议,规避求职风险应通过学校及求职者双方的共同努力。学校方面应向毕业生讲解就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建立咨询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毕业生求职时也应加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被某些用人单位抓住求职心切的心理而签订“霸王条款”或陷入合同中隐藏的文字陷阱。
[
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支持
(
0
) |
反对
(
0
) 共
194
次关注
已有
1155
词条
百科搜索
相关问题
职场中如何“拒绝”?
如何妥当辞职?
办公室里哪些事情说不得?
同事之间的礼仪要注意哪些事情?
如何提高销售人员的士气?
工作时间久了,工作内容就缺乏新鲜感,应如何调整?
做好销售有没有技巧?
怎样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技能?
做好销售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获得职场幸福呢?
百科分类
网站使用
(26条)
石材知识
(1511条)
石材相关
(1105条)
职场互助
(273条)
0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
感谢留言
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