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问玉雕为扬州工艺把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30  浏览次数:311
核心提示:前天,“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以525枚“百花奖”的出炉而风风光光落幕。此次展览集中了来自南京、扬州、苏州、常州、南通、无锡、连云港、盐城、徐州等市,包括玉器、漆器、木石牙雕、抽纱织绣、文房四宝等十七大门类的工艺精品。
       前天,“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以525枚“百花奖”的出炉而风风光光落幕。此次展览集中了来自南京、扬州、苏州、常州、南通、无锡、连云港、盐城、徐州等市,包括玉器、漆器、木石牙雕、抽纱织绣、文房四宝等十七大门类的工艺精品。除苏州刺绣、宜兴紫砂、扬州玉器、扬州漆器、常州梳篦、南京云锦、南通扎染、苏州玉雕、苏州核雕等江苏省工艺精品外,湖南湘绣、河北磁州窑、陕西剪纸、景德镇陶瓷等外省工艺也同场呈现当下中国工艺整体发展状况。

此次,作为东道主的扬州,又有76件作品捧回“百花”。扬州居高不下的获奖率,说明的是扬州工艺的领先?市场的广大?创意的显现?扬州工艺在现时代究竟是什么质态?本版以扬州玉雕为例,参照苏州玉雕的发展理念,以及北京玉雕设计师邹京东的创作理念,来探求扬州工艺的状态与思路。

民营vs国有

“苏州工”近年很热,苏州玉雕产业规模也做得很大,请问单秘书长,苏州玉雕发展有什么经验?

单存德:苏州玉雕今日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不谈苏州玉雕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就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状况,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全国玉雕实力最强的是北京、上海、扬州。那时,“苏州工”西学扬州东学上海。后来,国有企业分化后,民营企业给苏州玉雕市场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和动力。尤其是2009年之后,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员的增多,苏州玉雕发展成行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产值达30~40亿的产业基地。形成了原料流通、职业教育、加工设计、产品流通等一个完整产业链。

苏州玉雕发展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改革开放后头十年,一比一仿古玉器制作带来了工艺上的积累。那时大量仿制中国历史上各时期风格的作品,从古玉里吸收了传统技法丰富的营养;二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州玉雕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当今在玉雕界唱主角的都是这批人,如玉雕大师杨曦,他们将艺术的观念带进了工艺领域,美术功底加上良好的技艺,这就使苏州玉雕从2004年左右开始从传统向创意转型;三是苏州有很好的创作氛围:城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很好的玉雕市场土壤,也搭建了很好的行业交流平台,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汇集苏州创业、学习、借鉴、融合。真正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人财物、产供销融合一体。因此,这样的发展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全国玉雕的快速发展,人们归结为企业改制后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扬州玉器厂是全国工艺系统仅有的少数国有企业之一,而且一直享有盛誉。请问夏会长,您怎么看待体制与发展的问题?

夏林宝:上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改制,扬州漆器厂和玉器厂成了全国工艺行业仅有的几家国有企业。扬州正是由于有体制的平台和保障,所以保证了扬州在一直不断出工艺精品。

我认为体制不是问题,某种体制在某个地区只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合理的。如果扬州玉器和漆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不过民营企业的话,谁也保护不了它。但国有体制在扬州这个很淡定、小富即安的环境中很适应,那它就可以存在。

扬州漆器、玉器成为唯一保留的国有体制,是由于扬州人的文化品位、地域条件、历史品位和扬州人对工艺的情结、扬州人的淡于市场的正统观念决定的,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离不开扬州市政府对扬州工艺的重视、保护与支持。事实证明此举是对的,因为扬州漆器、玉器成了全国的行业领头羊,承担着制定国家标准的责任。

扬州玉器,自1956年建厂以来,一直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扬州玉雕能在全国执行业牛耳,正是体制带来的。首先源于外贸体制的改革,外贸体制的改革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难以生存,北京玉器厂虽然没有改制,但2004年左右生产、人员却大幅缩水。而扬州反而在这个时期抓住了外贸的机遇,不但没有面临困境,反而更好了,直达巅峰。跨世纪时期,扬州开始承办全国玉石雕博览会,因此影响更大。

不过应该看到,经过改制和市场的阵痛,现在很多城市的玉雕企业纷纷走了出来。这也因为正好赶上这十年的玉器市场高峰。

创意vs工艺

思想带动消费还是技术打拼市场?

从扬州这次“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来看,苏州玉雕从玉雕设计到整个作品呈现都很有现代感,这种现代感不仅在同行业突出,在苏州其他工艺中也很突出。请问苏州玉雕发展思路是不是创新重于传统?

单存德:确实,在苏州展示的玉雕、核雕、刺绣、仿古木器四大工艺中,创意在玉雕上体现得最为集中突出。其原因是市场竞争。苏州玉雕受到外围竞争的压力相当大,尤其是受到海派玉雕的冲击。相反,在行业处于一家独大优势的核雕,却创意缺失,其最大的原因则是竞争压力小。

当今,随着玉雕工具改革,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使“技术”不再成为大问题,现代市场拼的就是创意和创新性。现代社会的审美相比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市场必须跟着审美走。要有效益就必须要有投入,其中有材料的投入,更有设计思想的投入。行业的发展,有其诸多因素所决定,但其中有一个是共通而确定的,那就是“理念”,现代市场理念大于技巧。当今苏州玉雕在经济带动下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状态,一方面是市场带动创意;另一方面创意又能不被市场牵制,跟着创作者内心走,从而以独特个性的创造引导市场、引领时尚。

苏州以创意为引领,但也有另一条腿在走路,就是工艺,两条腿走路。所以“苏州工”是创意与精致的结合。

请问夏会长,未来扬州玉雕发展的思路是创新还是传统?

夏林宝:历史上扬派玉器就以大型制作为主,以工艺见长。扬州玉雕工艺一直也向外面看,市场上有什么,我们一看就知道怎么做,而且也有技术和能力做出来,所以扬州创作的空间是很广阔的。比如会做炉瓶的人就会做牌子。小件远远没有大件工艺难度高。但是,关键问题是要问市场能不能接受。老百姓的审美大雅大俗,还是喜欢吉祥的、喜庆的题材,你再有新意大家不接受也不行。

扬州玉雕不能盲目跟风。一窝蜂做小件会将基本功给弄丢。扬州做大件、摆件,对工人技术要求很高,更能体现扬州的工艺特色。扬州玉器兼有北雄南秀。如山子雕有北方的雄厚与气魄,器皿又能看到南方的儒雅灵动精致。这种整体风格扬州不能改变。

展示vs获奖

工艺评比是挣资本还是立标杆?

现在全国工艺系统每年都要进行若干奖项的评选。请问如何看待参展、评奖或获奖?

邹京东:我从事玉石雕设计制作刚两年。当初决定从事玉雕设计行业时,很看重“奖项”,目标也在“获奖”,“奖项”毕竟是一种资格和能力的认定。因此希望接下来很快把那些该拿的证书都拿下来,以便尽快进入“职业选手”行列。但后来发现,“获奖”并不是想象的那回事,因此也就不太有热情了。不过,我还是要争取“获奖”,我要征服评委的“审美”。工艺能征服市场,但审美征服的是人的理念,它不亚于一场业界革命。

单存德:行业评比,苏州也很看重,苏州设立了“子冈杯”,以促进行业交流与工艺进步,2008年开始的“子冈杯”,作品评选非常注重创意,强调创意引领工艺。工艺在历史上当作“工”,现代则应该视为“艺”。玉雕成为艺术品就必须有创作思维,体现创作思想。“子冈杯”作品评选是一个很严格的评选过程。它要为行业树立“标杆”。参评的展品应该与商品有所界别,这二者属性不同,所以,严肃的评奖活动,不能做成商业性质的“展览会”或“博览会”。“展览会”或“博览会”是一种过时了的赚钱方式。艺术品的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得到体现。

苏州玉雕已经走过并跳出了重视奖项的过程,境界完全不在获奖层面上了。但是,苏州很看重作品的展示、宣传和实际影响。这次来扬州展出,虽然只有4天,展区设计、作品陈列依然花了近30万,而且这笔费用都是玉雕厂家自己承担,大家很重视给作品一个与之匹配突显档次的空间。

创新vs守旧

扬州工艺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请问,你们怎样看今日的扬州玉雕?

邹京东:相对于上海、苏州而言,扬州的山子雕和器皿很大气。

扬州太古老、太经典,也太沉重,它是一座庙而不是一条道。道是让人走的,庙是让人拜的。我突然想起了我前一段时间写的摇滚歌词“你是一座碑,上面刻着字儿。让我久久面对着你想了好多事儿。可是你太高了,让阳光照不着了。永远耸立在面前却挡住我的道儿了”。

地位太高,经不起一脚踏空,所以扬州守住家业,做好传承更为重要。老话说百花齐放,新词儿叫多元化,艺术上多样面貌不是坏事。

单存德:传统的扬州玉雕很大气。60年代至80年代扬州与上海一样走在全国玉雕界的前列。当初苏州一直在学扬州和上海的工艺与运作模式。但今天扬州工最大的毛病是“大同小异”,是“司空见惯”。东西做得是好,然而老是拿“白菜”出来,不仅观众会疲劳,市场也会疲劳。毕竟时代在发展,审美在变化。

夏林宝:实话说,扬州人偏保守。扬州大师很本分,不善于包装自己的作品。扬州消费者也保守,因此好的玉石材料不在扬州。还有,我们的作品收尾、打磨的精致程度不够。

常规石材vs特殊石材

创意是解决材料稀缺问题的最佳途径

都知道当今玉石原材越来越稀缺,请问应对原材料日渐稀缺的问题有何高招?

邹京东:玉石尤其是白玉虽然富有中国文化内涵,是雕刻家的上佳之选,但在国际市场上却并不如五光十色的玛瑙那么受欢迎。其实,一块承载雕刻家灵魂与思想的玛瑙,其艺术价值并不低于白玉。与玛瑙一样,很多石材都是可以通过艺术再生体现它们的价值的。

夏林宝:扬州玉石雕过去接受使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如白玉、翡翠、青金、珊瑚、玛瑙等都做,只是现在有些材料买不到了。当下原材料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扬州的大件玉雕产品更要做。因为小件对材料要求更高,苏州上海的小件之所以漂亮首先是材料吸引人。但现在好材料太贵,能有多少人消费得起?而扬州最大的贡献则是山子雕和随形雕,可以广泛运用各种材料,对材料不挑剔。玉雕“白菜”的最大贡献是不挑材料,是对材料的随形利用。

单存德:因为市场化观念,苏州玉雕师都囤积收藏了一批好玉料。在有限的材料上力求极致的创意和工艺,实现极大化的附加值,这是“苏州工”的应对之策。

邹先生的设计一反常规,很有艺术性。以艺术加强工艺的附加值看来是个途径,请您介绍您的创作理念。

邹京东:工艺这个为艺术家所不齿的行业,只要投入艺术创造的精神和实践,就会大有希望。带着艺术创造的态度,一滩泥巴都能成为永恒的艺术,更何况是那些漂亮的石头。做玉雕带着“玩”的心态。玩才会开心,才会全新投入,才会迸发意料不到的创造力。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发挥想象力。

玉石雕创作用料要省,省的不是材料,而是玉石的灵魂,罗丹说在他雕刻之前是先看这块石头,看到了什么,雕刻出来就是什么,他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多余部分剔除。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生命,所以要尽量多地保持它们的原貌。老天爷把这块玉石定为这个形制,肯定是有一种道理在里面,要尊重它的形制,最大化地保留玉石原形去设计。传统的玉石设计是剥料,不管不顾,为了好设计就先把棱角什么剔干净了,因为见棱见角的会让设计师设计时有障碍,但是很有生命力的某一部分也就被切下去了。

玉石的艺术价值是灵魂,雕刻工艺是筋脉,市场则是衣服。雕刻作品如同塑造一个完美的人,首先要有独特的灵魂与思想,然后还要有健美的体魄和细腻的肌肤,最后还要给它穿上符合气质的服装。

记者手记

理念大于技巧风格决定市场

带着对“新”的期盼走进“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果然发现了几处亮眼的所在。一处是苏州玉雕展区,精巧的工艺附着在巧妙的构思之中的玉雕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更让人新鲜的是,玉雕作品在与之相应的红木配器的衬托、呼应之下,显得格外艺术而且现代;一处是河北磁州窑展区,端庄大气的传统的白底黑纹瓶器对面,对立着镂空雕刻瓷制现代艺术台灯,传统与现代的气息相互映照彼此放光;还有一处是湖南沙坪天利湘绣展区,民俗味浓的湘绣,竟然一改旧貌,在装饰性很强的空间突显着它的现代、时尚的“高大上”品调。

不过,展览更多呈现的还是工艺的传统面貌。面对大多难以挑逗视觉的工艺作品,不禁在想,我们对工艺标准的定义和思路是否有些窄?评选标准是否过于重视“工”,而冷淡了“艺”?工艺美术创作的目的是否过于注重结果之“奖”,而或略了过程之“创”——市场之创、艺术之创、理念之创?

当然,“奖”是可以体现工艺品质,提升知名度。不过,工艺的最终指向是市场。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马达说得好,“作为非遗项目的工艺,一个重要的保护方式就是生产性的保护”。生产性的保护,核心问题就是市场。工艺产品最后要到市场上去检验,看能不能形成消费,受不受市场认可,产生不产生效益。市场需要精致的工艺品质,然而,现代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更需要符合现代审美、意趣,以及贴合现代生活的文化创意产品。苏州玉雕“风格决定市场”说得好。

北京玉雕设计师邹京东的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工艺的国际市场看重的是创造性;苏州工艺展区的工艺整体包装呈现向我们透露,“苏州工”近年来的影响力和高端市场,一定源自其现代观念和创意;磁州窑的镂雕陶艺灯和湖南沙坪天利湘绣的居家空间也告诉人们,在生活艺术化的时代,与生活靠近,走进千家万户更是工艺作品的市场出路。

正如邹京东一件获奖作品《不破不立》所指明的立意与涵义,“龙龟要变成龙,必须挣破自己保守的龟甲”,这寓意着种族的命运,或者行业的命运。要提升唯有突破。“破”,当然不易。“破”首先要打破荣誉、传统的“金钟罩”,跳出自己设置的壁垒才能获得更多的创造性和可能性。“理念大于技巧”应为真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