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1月30日
地点
南安市水头镇滨海工业区
背景
水头镇位于南安市南部沿海,有石材加工企业600多家,过去的十三届中国国际石材博览会均在这里召开,素有“中国石材之都”的美称。过去,石材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石材加工产生的粉尘,也严重污染当地环境。近年来,当地通过科技创新,引入石粉回收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历程·心声:
走在水头镇的大街小巷,记者切实感受到石材产业给这座城镇带来的巨大变化,但这里市民们说,这几年更大变化在于环境变好了。
“前些年,加工石材的企业一下子增多了,产生了很多的粉末,空气里弥漫着石粉,大家都不敢出门;天一下雨,石粉还会随着雨水四处流动,堵塞了下水道不说,也渐渐渗透到农田里,农作物根本长不起来。”水头镇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这种情况不存在了,“走在街上,没有粉尘,空气也比过去清新多了”。
据了解,水头镇环境的可喜变化,缘于石材加工企业加强管理,采用了更先进的环保技术,石粉出不来,镇里也引进专门回收石粉的企业,废料有价值了,加工企业舍不得乱丢了。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作为石粉回收企业,福建鹏翔实业有限公司厂长苏仲福说,他们厂每年就要回收30万吨废石料,无论是碎石边角料还是石粉,通过科学加工、合理利用,都可以变废为宝。
在该公司厂房,记者看到,一个两三千平方米的车间里,堆满了废弃石粉,随后被一车一车地填到一个长3.2米、宽1.6米的方形模具中,压实后就成了人造大理石。切割、打磨、拼接……多道工序后,马赛克石砖就生成了。“这些产品在品质上与石材无异,可以黏接与修补,比天然石材更胜一筹,每平方米可卖到千元以上,出口美、韩等国,还供不应求。”苏仲福说。
南安市环保局局长黄立新说,南安现有的石材企业每年生产附带的石粉、碎石废料达300多万吨,堆在一起就会成为一座大山。对碎石、石粉的处理,在当地已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并成为石材产业的延伸。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将有200家以上碎石、石粉综合利用企业,石材循环经济的产值超30亿元。
记者体会: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采访中,记者切身感受到南安市上下围绕产业结构,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尤其是大力扶持石粉回收企业,变废为宝,这不但保护了当地的环境,还衍生出了新的产业链,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南安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着力之举,值得鼓励、推广。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任重道远。以南安为例,全市现有石材企业1500多家,每年产生的石粉、碎石废料约300万吨,回收利用企业135家,石粉综合利用率65%。可在国外,石材的开采利用率达可达80%至90%,而国内平均水平仅为30%。由此可见,石材循环经济的前景还很宽阔。